玉琯凉初应,金壶夜渐阑。
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方漙。
雁声风处断,树影月中寒。
爽气长空净,高吟觉思宽。
初秋夜坐应诏
玉琯凉初应,金壶夜渐阑。
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方漙。
注释:
- 初秋夜坐应诏:在初秋的夜晚,诗人应诏而坐,心境宁静。
- 玉琯:指玉制的计时器,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凉初应:初秋时分,计时器发出的声音,带来一丝凉意。
- 金壶:指金制的酒壶,古代的一种饮酒用具。夜渐阑:夜色已经渐渐深沉。
- 沧池:指深蓝色的水池,象征秋天的深邃。流稍洁:水波荡漾,显得更加清澈。
- 仙掌:指仙人般的手掌,象征神秘与超凡。露方漙:露水刚刚凝结,晶莹剔透。
- 雁声:大雁的叫声,象征着秋季的到来。断:消失,这里指大雁的叫声在风中逐渐减弱。
- 树影:树木的影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寒:冷,这里指树影投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寒冷。
- 爽气长空净:天空中清爽的气息弥漫开来,使得整个长空都显得干净明朗。
- 高吟:高声吟咏,表示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觉思宽:感到心情舒畅,思绪开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秋夜晚应诏而坐的情景。诗人以玉琯、金壶等物象,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同时,诗人通过对沧池、仙掌、雁声、树影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景和宁静的氛围。最后,诗人用爽气长空净、高吟觉思宽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悦和思绪的开阔。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