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见底清,越女复倾城。
方舟共采摘,最得可怜名。
落花流宝珥,微吹动香缨。
带垂连理湿,棹举木兰轻。
顺风传细语,因波寄远情。
谁能结锦缆,薄暮隐长汀。

【解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女子采莲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清新、明丽、动人的画面。

“秋江见底清,越女复倾城”:秋日里的江水清澈见底,那美女又如此倾国倾城。这两句诗写景开篇,以秋江为背景,突出了女子的美貌,为下文作铺垫。

“方舟共采摘,最得可怜名”:她们乘坐着小舟一同去采摘荷花。在采摘的过程中,最得人怜爱的女子,她的名字也被人记住。这两句诗承接上两句,写采莲女子的生活和劳作,表现了她们勤劳朴实的品质。

“落花流宝珥,微风吹动香缨”:花瓣飘落如流珠般滴落,轻轻拂动了女子的发髻和衣领。这里的“宝珥”和“香缨”,“落花”和“微风”,相互映衬,形成了优美的画面,生动地表现出了少女的美丽。

“带垂连理湿,棹举木兰轻”:她的衣带随风摇曳,像两朵并蒂的莲花,显得格外柔美;而船桨举起,如同木兰轻盈飘逸。这里,“连理”和“木兰”都是用典,借指美女的美貌、才情。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景物的美,又赞美了少女的美丽和才华,表现了诗人对这位采莲女子的喜爱之情。

“顺风传细语,因波寄远情”:乘着顺风,她低声地传递自己的心声,随着波浪寄托自己的深情。这里的“细语”和“远情”,都是用典,借指少女的心声和情感。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景物的美,又表达了少女的情感,使整个诗歌充满了浪漫的气氛。

【答案】

棹歌行

秋江见底清,越女复倾城。

方舟共采摘,最得可怜名。

落花流宝珥,微吹动香缨。

带垂连理湿,棹举木兰轻。

顺风传细语,因波寄远情。

薄暮隐长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