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
但问相随否,何计道里长。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及赏析:
襄阳乐
江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但问相随否,何计道里长。
译文:
江陵是荆州,三千多里地,在西塞路的中间。只是问问我们是否跟随,如何计算道路遥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陵(今湖北江陵)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首句“江陵三千三”,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之远,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万里长征。次句“西塞陌中央”,诗人将地点具体到西塞山,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境内,长江流经此地,形成了著名的“江汉”。这里的“陌”指的是田间小路,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但问相随否,何计道里长”,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能够跟随友人一同前往?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如何计算道路的遥远。这里的“相随”可能指的是追随、同行,表达出诗人对友人不舍的情感。而“何计道里长”则反映了诗人对于未知旅程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它不仅是一首关于别离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江陵与西塞山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性的思考。这种情感和思考跨越了时空,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