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巴马子,一日行千里。
不见马上郎,但有黄尘起。
黄尘污人衣,皂荚相料理。

梁末童谣

古代诗歌中的历史隐喻与哲理思考

  1. 诗句原文
    可怜巴马子,一日行千里。
    不见马上郎,但有黄尘起。
    黄尘污人衣,皂荚相料理。
  2. 翻译
    可叹的是那骏马般的人物,每日能奔驰数百里。
    如今看不到那些驰骋沙场的英雄,只有尘土飞扬的景象。
    尘埃玷污了人的服饰,如同皂角树被砍伐后留下的痕迹。
  3. 注释与注解
  • 巴马子:指骏马,常用来形容速度极快的马匹。
  • 一日行千里:形容速度极快,一日能行走千里之遥。
  • 马上郎:指骑马出征的英勇将领或英雄,常被视为国家栋梁。
  • 黄尘起:指尘土飞扬,通常象征着战争或混乱的场景。
  • 皂荚相料理:比喻事情已经处理完毕,留下的只是痕迹或回忆。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形象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历史变迁和英雄人物兴衰的感慨。通过描绘战马、英雄及尘土等元素,诗人不仅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也暗示了历史的无常和英雄的短暂。诗中的“黄尘”和“皂角相料理”等意象,既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缅怀,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中权力更迭和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