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存太上,华景秀丹田。
左顾提郁仪,右盼携结璘。
六度冠梵行,道德随日新。
宿命积福应,闻经若玉亲。
天挺超世才,乐诵希微篇。
冲虚太和气,吐纳流霞津。
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
泥丸洞明景,遂成金华仙。
魔王教授事,故能朝诸天。
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缘。
飞行凌太虚,提携高上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步虚辞十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俯仰存太上,华景秀丹田。

  • “俯仰存太上”意味着仰望宇宙,思念至高无上的太上老君。“华景秀丹田”则是指美丽的景色在人的丹田(腹部)中展现,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与自然界的美好和谐统一。

左顾提郁仪,右盼携结璘。

  • “左顾提郁仪”中的“左顾”表示向左看,“郁仪”是一种仙人的名字,这里可能指代某种仙术或法门。“右盼携结璘”中的“右盼”是向右看,“结璘”同样是一个仙人名,可能指携带某种宝物或法器。

六度冠梵行,道德随日新。

  • “六度”指的是六度轮回,这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解脱轮回的境地;而“梵行”则代表修行者的行为符合佛法,遵循正道。“道德随日新”表达了修行者的道德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如同太阳每天都更新一样。

宿命积福应,闻经若玉亲。

  • “宿命”是指命中注定的命运,“积福应”表示随着积累的功德,相应的福报也会到来。“闻经若玉亲”则是说学习佛法如同亲近珍贵的玉石一样,能让人受益匪浅。

天挺超世才,乐诵希微篇。

  • “天挺超世才”指的是天生具有超凡脱俗的才能,“乐诵希微篇”则是指乐于诵读深奥难懂的经典。这里的“希微”通常指玄妙、精深之意。

冲虚太和气,吐纳流霞津。

  • “冲虚”指的是清虚不杂的状态,“太和”是指最圆满和谐的状态。“吐纳”是指呼吸,“流霞津”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地名或者象征性的概念,指的是呼吸吐纳可以带来如流云彩般美好的境界。

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

  • “胎息”是一种道家修炼方法,意在使身体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静百关”指的是让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都归于平静,“寥寥究三便”中的“寥寥”是形容其简约、朴素,“三便”可能指三种方便之处或者修行的三个阶段。

泥丸洞明景,遂成金华仙。

  • “泥丸宫”是道教中指人体头顶中央的部位,此处用以比喻修行者的心灵或精神世界。“遂成金华仙”中的“金华”可能指的是仙境,或者是某个特定的修行目标。

魔王教授事,故能朝诸天。

  • “魔王”在这里可能指代邪恶力量,“教授事”指的是传授法术或秘技,“故能朝诸天”意味着凭借这些能力,修行者得以超越尘世,达到与天地交流的境界。

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缘。

  • “斋戒”是古代的一种宗教仪式,意在净化身心,去除杂念。“累功结宿缘”中的“累功”强调了通过长期的修行积累功德,“结宿缘”则是说通过修行与前世今生的种种因缘结合,从而达到某种目的或境界。

飞行凌太虚,提携高上人。

  • “飞行凌太虚”形容修行者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于虚空之中,“提携高上人”则是说他们可以帮助那些修为高深的人,共同追求更高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传达了修行者对于天道、仙道的追求以及修行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和感悟。诗中的许多词汇和表述也体现了作者王维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运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