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及万物,倚伏各有龄。
终始待劫数,福尽天地倾。
往反于五道,苦哉更死生。
辗转三徒中,去来与祸并。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三徒五苦辞 - “三徒”可能指的是三种人,”五苦”则是指五种常见的苦难。这里可能指三种类型的人(贤者、愚者、凡夫),以及五种常见的苦难(生老病死等)。

  2. 三才及万物,倚伏各有龄 - 这里讨论的是宇宙间的自然规律和万物的变迁。”三才”通常指的是天、地、人,而“倚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变化不定。”龄”则表示时间,暗示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时间限制。

  3. 终始待劫数,福尽天地倾 - “终始”意味着事物的始终,“劫数”通常指命运或天数。这句话表达了对事物终结的认识,认为一切都有结束的时候,当福气耗尽时,世界将陷入混乱。

  4. 往反于五道,苦哉更死生 - “五道”可能指的是五行(金、木、水、火、土)或人生的道路、方向等。”苦哉”是感叹词,表达痛苦或无奈。这里强调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经历的苦难与变化。

  5. 辗转三徒中,去来与祸并 - “辗转”描述了人在世间的奔波和反复,“三徒”再次提到可能是三种类型或三个阶段的人们。这里的“去来”指的是生死离别,“祸并”则表明灾祸和不幸相伴。

译文:
三才和万物依循着各自的寿命起伏,终始之间等待着天数所定的命运,当福运消失殆尽时,天地也会随之崩塌。在人生的循环往复中,我们不断地面对苦难和死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法则和人生哲理,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宿命论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三徒”(三种人)和“五苦”(五种苦难)的描述,展示了生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诗中的“终始”、“劫数”、“去来”等词语,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时间、命运和生死轮回的观念。这种对生命轮回的描绘,不仅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也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