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事威仪,辉容昭序。
迅恭明神,絜盛牲俎。
肃肃严宫,蔼蔼崇基。
皇灵降止,百祗具司。
戒诚望夜,端烈承朝。
依微昭旦,物色轻宵。
【解析】
此诗是《齐明堂乐歌十五首》中的第三曲,内容主要是歌颂帝王的威仪。
第一段:“尊事威仪,辉容昭序。”
释义:尊崇侍奉天子的威仪,辉煌光彩照耀着礼仪的顺序。
译文:尊崇侍奉皇上的威仪,辉煌光彩照耀着礼仪的顺序。
注释:“肃咸乐”为“肃穆庄严的音乐”。
第二段:“迅恭明神,絜盛牲俎。”
释义:迅速恭敬地迎接神灵,丰盛的祭品摆放整齐。
译文:迅速恭敬地迎接神灵,丰盛的祭品摆放整齐。
注释: “洁盛”意为“丰盛”。
第三段:“肃肃严宫,蔼蔼崇基。”“皇灵降止,百祗具司。”“戒诚望夜,端烈承朝。”
释义:严肃庄重地装饰宫殿,气氛祥和,高大而坚固的基座上降临着神灵,百神都各自负责自己的职责。警惕诚恳地守候在夜晚,端庄刚健地承担早晨的职责。
译文:严肃庄重地装饰着皇宫,氛围祥和,高大而坚固的基座上降临着神灵,百神都各自负责自己的职责。警惕诚恳地守候在夜晚,端庄刚健地承担早晨的职责。
注释:“戒诚望夜”,指警戒、诚恳、期盼着夜晚的到来。
“端烈”,指端正、刚健。
第四段:“依微昭旦,物色轻宵。”“礼义之门,云行雨施。”“三光宣朗,四时布气。”“仁及万邦,惠泽下土。”
释义:清晨曙光渐渐明亮,色彩淡雅,万物沐浴在夜色中。礼义的门径,如同云彩运行雨露滋润,日月星辰运行光明照耀四季。仁爱普及到万方,恩泽润泽大地。
译文:清晨的曙光渐渐明亮,色彩淡雅,万物沐浴在夜色中。礼义的门径,如同云彩运行雨露滋润,日月星辰运行光明照耀四季。仁爱普及到万方,恩泽润泽大地。
注释:“依微昭旦”,指黎明时分天边初现曙光。
“物色”,指万物的颜色和气息。
第五段:“礼义之门,云行雨施。”“三光宣朗,四时布气。”“仁及万邦,惠泽下土。”
释义:礼义的道路,如云彩一样运行,如雨露一般滋润,日月星辰运行光明照耀四季。仁爱普照到万方,恩泽滋润大地。
译文:礼义的道路,像云彩一样运行,如雨露一般滋润,日月星辰运行光明照耀四季。仁爱普照到万方,恩泽滋润大地。
注释:“云行雨施”,指像云那样行走,像雨那样滋润。
“三光”,指太阳、月亮、星星。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第六段:“礼者,所以正体也。”“礼者,所以合外内也。”“礼者,所以辨贤愚也。”“礼者,所以别尊卑也。”“礼者,所以行法也。”
释义:礼的作用在于规范人的形体。礼的作用在于使内外协调一致。礼的作用在于分辨出贤人和愚人。礼的作用在于区分尊贵与卑贱。礼的作用在于执行法律。
译文:礼的作用在于规范人的形体。礼的作用在于使内外协调一致。礼的作用在于分辨出贤人和愚人。礼的作用在于区分尊贵与卑贱。礼的作用在于执行法律。
注释:“正体”,指端正形貌。
“合”,指和谐统一。
“辨”,指辨别。
“别”,指区分。
“行”,指施行。
赏析:此诗通过描写皇帝举行明堂大典时的盛大场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制度的肯定和维护的态度。全诗用词华丽,辞藻富丽,气势磅礴。诗人善于运用比喻、象征、夸张等手法,把自然景物人格化,赋予其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