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
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
幽州马客吟歌辞: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
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
注释与赏析
在北朝时期,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极为严重,广大的劳苦人民终身劳累,不得温饱;而少数统治者则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这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愤懑和反抗。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通过描绘“快马”、“剿儿”和“黄禾”三个场景,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困苦的感受和对公平正义的渴求。
翻译
快马经常受到病瘦的困扰,剿儿们经常处于贫穷困苦之中。金黄的麦田里,瘦弱的马儿正拖着沉重的负荷前行,只有拥有财富的人才能获得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译文
快马经常感到身体疲惫、瘦弱不堪,剿儿们则常常因为贫困而受苦。金黄的麦田中,瘦弱的马儿在艰难前行,只有在拥有财富时,人们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快马”、“剿儿”和“黄禾”三个场景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贫富不均、弱者无助的社会现实。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渴望。这种对社会现状的揭示和对未来的展望,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