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注释】羹:甜的饭食;饴:用麦芽糖制成的食品。阿:通“哎”,叹词。
【赏析】这首诗是《玉台新咏》中的一首乐府诗,属于《杂曲歌辞》。此诗写一个妇人出门思念丈夫的情景。开头两句写妻子煮好饭来吃,但因为丈夫出门在外,她不知道是谁做的,所以怀疑起来。三、四句写妇人走出家门向东望去,泪水沾湿了她的衣裳。这是一首很有名的思妇之作。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注释】羹:甜的饭食;饴:用麦芽糖制成的食品。阿:通“哎”,叹词。
【赏析】这首诗是《玉台新咏》中的一首乐府诗,属于《杂曲歌辞》。此诗写一个妇人出门思念丈夫的情景。开头两句写妻子煮好饭来吃,但因为丈夫出门在外,她不知道是谁做的,所以怀疑起来。三、四句写妇人走出家门向东望去,泪水沾湿了她的衣裳。这是一首很有名的思妇之作。
紫骝马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紫骝马”为题,赞美了骏马的高贵品质以及它那非凡的气质。 龙支千里种,越睒九花文。 越睒(shǎn闪)是古地名,在今越南中部。这里用它来代称骏马。 逸足能追影,奇毛本出群。 骏马有超凡脱俗的才能,它能够超越常人的速度,追逐着自己的影子而不会落在后面。它的毛发非常奇特,不同于一般的动物。 宝鞯呈满月,玉勒舞回云。 宝鞯是指华丽的鞍座,玉勒指的是镶有玉石的缰绳
紫骝马二章其二 太行山脉险峻,紫骝马疾驰万里路。白云四极无鸿翔,顾视万里多清霜。毛秃骨青难安处,佩剑不鸣壮士颜。胡地归来情未已,紫骝一步千徘徊。郭隗已死何黄金,尘埃满地思故土。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紫骝马的壮丽形象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首句“太行兀兀天尺咫,驱我紫骝行万里。”便以夸张的手法将太行山脉的雄伟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紫骝马”的出场也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紫骝马,青丝缰。 高八尺,如龙骧。 龙行云,马行空。 平原多春草,壮士颜色桃花红。 壮士无黄金,紫骝踯躅哀鸣而长吟。 哀鸣长吟,壮士汗赭。 落叶萧萧,西风满野。 顾彼紫骝,恻恻悠悠。 太行兀兀,去将曷求? 注释: - 紫骝马:指紫色的骏马。 - 青丝缰:缰绳是青色的。 - 高八尺,如龙骧:身高八尺,威武雄壮,像龙一样矫健。 - 龙行云,马行空:形容马匹奔腾如云,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
紫骝马 - 紫骝:一种红色的骏马,常用来比喻英勇的将领。 译文: - 爱妾不辞换,金鞭且莫挥。 - 踏花公子醉,射猎故侯归。 - 蹀躞嘶芳草,骄腾乱夕晖。 - 道人重神骏,何必透重围。 注释: 1. 紫骝:一种红色的骏马。 2. 不辞换:意为不惜更换,形容对爱妾的爱恋之深,愿意为她放弃一切。 3. 金鞭:指华丽的马鞭。 4. 踏花公子醉,射猎故侯归:描述一个骑马游赏、打猎归来的场景
【注释】 紫骝马:指骏马。紫骝,即紫色的马。金盘陀:指马鞍上的金饰。 湘南:湖南的南部。节士:指有志之士。年最少:年纪最小。玉鞭燕赵轻经过:指年少时在燕地和赵国两地任过官。燕赵:泛指今河北北部及山西中部一带。轻经过:年少时曾经任职。 雪花如掌北山落:雪花像手掌一样大落在北山。错刀:一种兵器。寒拭青莲锷:用寒光闪闪的刀剑擦拭宝剑的刃口。青莲:指莲花,这里代指宝剑。锷:剑刃。 南枝早梅如雪飞
紫骝马 猎犬逐猿猴,猿猴跃上树。 嫠妇嫁鳏夫,灭烛无他语。 注释: 1. 紫骝马:指一匹紫色的骏马。 2. 猎犬逐猿猴:猎犬追捕猿猴。 3. 猿猴跃上树:形容狩猎时猿猴跳跃的情景。 4. 嫠妇嫁鳏夫:寡妇嫁给鳏夫。 5. 灭烛无他语:熄灭蜡烛,无言相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狩猎场景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狩猎的场景,展现了狩猎时的紧张和刺激。同时,诗中的猎犬
注释: 出入于渭城中,少年独妍雅。 不知是阿谁,但识紫骝马。 译文: 出入于渭城中,少年独妍雅。 不知是阿谁?但认识紫骝马。 赏析: 《紫骝马歌》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李陵,选自《文苑英华》卷六一五。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出入在渭城之中,少年时英俊潇洒。不知道是哪位公子,只认得骑着紫骝马的人。 此诗以“出”字开篇,“入”字收束,中间四句写“少年”与马的关系,突出其骑射技能和俊逸风采
诗句释义: - 紫骝马歌: 这可能是一首诗的名字,"紫骝"可能指的是一匹紫色的马。"歌"则是指这首诗的内容。 - 其三: 表明是诗的第三部分。 - 问客: 指诗人向过往客人询问。 - 复何为: 又为何而来?表示对客人来访原因的好奇。 - 昨日发东平: 昨日从东方的一个地方出发。 - 袖中出短书: 在袖子里取出了一封简短的信。 - 心知自刘生: 心里知道这封信来自刘生。 译文及注释:
注释:紫马从西边而来,道上遇到一骊驹。两人下马行礼,便进入酒馆胡人中。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描绘了边疆将士与当地百姓交流的情景。首句写紫骝马从西边而来,紫马是一种骏马,象征着英勇和威武。第二句写在路边见到一匹骊驹,骊驹是一种黑色的马,象征着忠诚和勇敢。第三句写两位士兵下了马,向当地的官员行了一个大礼,表示尊重和友好。最后一句写他们进入酒馆胡人中,说明他们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社会和生活
【注释】: 1、紫骝马歌 其四:即《紫骝马歌》之四。 2、对客:面对客人。 3、读短书:诵读简短的书信。 4、慷慨:情意激昂,感情充沛。不能止: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 5、拔剑:拔出腰间的宝剑。出门去:离开家门。 6、报雠:报仇雪恨。燕市里:在京城长安附近。 【赏析】: 《紫骝马歌》是一首五古,作者通过描写自己“读短书,慷慨不能止”的情状,抒发了内心的愤慨不平。本诗也是其中的第四首。 首句“对客”
【注释】 中庭:庭院。旅谷:即野稻,指庭院中的野草。井上:井旁。旅葵:指庭院中的野菜。舂:舂米。持:拿着,这里指用杵臼捣碎。羹:肉汤。 【赏析】 此诗写一位贵族妇女在院中劳作的情景,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图画。诗的前两句“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是说庭院里生出了野稻,井台上也长满了野菜。诗人没有着意渲染,只用简练的语言勾画出一个幽静、闲适的庭院。接着两句“舂谷持作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中重要意象的含义,同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技巧等。本诗为乐府《相和歌辞·紫骝马》,是一首咏物抒情诗。首句“遥看是君家”点明写作对象。第二句以松柏冢累累起兴,借松柏的高大挺拔,比喻墓中人的高洁品质。第三句写墓前小路上常有野兔出没,暗喻墓主生前与民众关系密切。第四五两句写墓旁的鸡鸣狗吠之声,表明墓主人死后仍受百姓怀念
注释:十五岁从军出发去打仗,八十岁才得以归来。在路上碰到家乡人,问起家中可有亲人?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现征夫思乡情的乐府诗。前两句写离家之久和归家之晚,后两句写途中所遇之人和对方所问之事,全篇以“问”贯串,结构严谨。诗中运用反复手法,将一个“逢”字多次出现,既突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又使诗歌节奏感强烈。 在《紫骝马歌辞》之前,南朝民歌中已有不少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人民反抗斗争的诗篇
【注释】 隔谷歌:隔着山,遥望哥哥。 兄在城中弟在外。兄在城中指兄长李存审驻守太原。弟在外指弟弟李存矩镇守代州。 弓无弦。箭无栝。食粮乏尽若为活?弓弦和箭镞都磨光了,粮食也吃完了,该怎么办呢? 救我来。救我来。 【赏析】 这首诗是李存勖的《悲风行》之一,表达了他怀念父亲李克用、渴望父辈援兵的心情。诗中通过描写兄弟二人的境遇,反映了他们身处困境时的无助与焦虑,同时展现了他们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注释:东平,地名,刘生居住的地方。安东子,指刘生的姓氏或名。树木稀,形容树少,也暗示荒凉、萧条的景象。屋里无人看阿谁,阿谁,疑问代词,你是谁。意思是屋子里没有人,不知道是谁在看呢。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孤独生活的诗作。全诗通过对刘生生活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刘生处境的同情和理解。同时,诗中的“屋里无人看阿谁”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
幽州马客吟歌辞: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 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 注释与赏析 在北朝时期,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极为严重,广大的劳苦人民终身劳累,不得温饱;而少数统治者则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这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愤懑和反抗。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通过描绘“快马”、“剿儿”和“黄禾”三个场景,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困苦的感受和对公平正义的渴求。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