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注释:十五岁从军出发去打仗,八十岁才得以归来。在路上碰到家乡人,问起家中可有亲人?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现征夫思乡情的乐府诗。前两句写离家之久和归家之晚,后两句写途中所遇之人和对方所问之事,全篇以“问”贯串,结构严谨。诗中运用反复手法,将一个“逢”字多次出现,既突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又使诗歌节奏感强烈。
在《紫骝马歌辞》之前,南朝民歌中已有不少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人民反抗斗争的诗篇。如《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长与短。
问女摘,问女纫,问女何所忆?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首民歌表现的是一个女子为了替父从军,不得不忍受深重的思亲之情。《紫骝马歌辞》则写的是征夫对远在家乡的妻子的思念,这是两种不同的主题,但两者都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
这首诗通过征夫的答话,把诗人的感情引向高潮。征夫说“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这一句是关键语,表明征夫虽已身经百战,却依然不能忘情于故土、故人。这种感情的真挚深厚,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