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哀时世人,不信冥中神。
一门有十息,纵意行不仁。
神明鉴无外,终不滥煞人。
或夭华秀子,或夭妙少年。
门崩户以坏,学者如浮云。
死亦不脱岁,悲哭仍相寻。
妻子沉堙澌,一身孤独存。
呼天天玄远,呼地地亦深。
不能自怨责,各道怨师尊。
虽欲思善道,十子不复还。

【注释】

太上皇:道教尊称。老君:指老子,道教创始人李耳。哀歌:悲叹之辞。

时人:指当世之人。不信冥中神:不相信阴间神灵的裁判。

一门:一个家族或宗族。有十息:拥有十代子孙。纵意行:任意行事。不仁:不仁慈。

神明鉴:神明在旁监察。无外:没有边际。终不滥煞:决不随意杀害。

夭:早死。华秀子:美丽的少年。妙少年:聪明的少年。

门崩户以坏:家门被拆毁,门户倒塌。者:助动词,相当于“是”。

学者如浮云:学者像飘浮的云一样,没有固定的归宿。

死亦不脱岁:死了也无法脱离岁月。岁:时间。

悲哭仍相寻:悲伤的哭泣仍然不断发生。仍:还;还是。

妻子沉堙澌:妻子和儿女都淹死在泥水里了。沈:沉没。堙:堵塞,填塞。澌:水落沙出后露出水面的泥土。

一身孤独存: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身:身体。

呼天:呼唤苍天。玄远:苍茫遥远。玄:深黑色,这里指苍茫。

呼地:呼唤大地。地亦深:大地也是深深的。地:土地,这里指人间。

不能自怨责:不能对自己进行责怪和责备。自怨责:自我责备。

各道怨师尊:各自诉说对老师(即作者)的怨恨和不满。道:说。师尊:对老师(即作者)的尊称。

十子不复还:十个弟子再也没有回来过。复:再。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黑暗、抨击统治者残酷无情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全诗用比兴手法,借“老君”的口吻抒发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之情。

首二句写当世世人不信冥中的神,肆意作恶,任意杀人,而其结果都是报应临头,无法逃脱,最后只能是悲哀痛哭,亲人也随着他们一起死去,只有自己孤单一人,面对茫茫天地无所依靠。这种描写,既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又表达了诗人对于无辜受害的人民的深切同情。

接着四句进一步揭露那些统治者的残忍与残暴,他们是毫不留情地随意杀戮,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地毁灭一切,将人民的生命视为儿戏。这种行径,不仅使人民生活在恐惧之中,而且使整个社会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之中,最终导致社会的崩溃和社会道德的沦丧。

中间六句,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那些统治者们的行为和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行为的愤怒和谴责之情。通过对比的方式,诗人更加突出了统治者们的残忍与暴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些行为的憎恶和反感之情。

诗人再次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老君”的态度和行动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统治者们的强烈不满和抗议。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风貌和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总之,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黑暗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对于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