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彼遐慨,悠然永思。
留连七享,缠绵四时。
神升魄沈,靡闻靡见。
阴阳载俟,臭声兼荐。
祖考其鉴,言萃王休。
降神敷锡,百福是由。
【注释】
享庙乐辞十八首 其四:祭祀庙中奏乐的辞文。昭夏乐:指《昭夏》曲,为周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乐曲。缅彼遐慨,悠然永思:缅怀远方而感到惆怅,悠悠然长久地思索。留连七享,缠绵四时:享受七祭,缠绵四季。神升魄沈:指神主升天,死者之魂沉入地下。靡闻靡见:没有听到、看到。阴阳载俟,臭声兼荐:阴阳二气等待,香臭之声并进。祖考其鉴,言萃王休:祖宗的榜样,言聚集帝王的福祉。降神敷锡,百福攸归:降临神灵,赐予福禄,福禄归于百姓。
【赏析】
此诗是歌颂先祖和祖先的颂歌。全诗以“享庙乐辞”为题,通过赞颂祖先和君王的功德,来表达作者对先祖和祖先的怀念之情。
一、二句:“缅彼遐慨,悠然永思。”诗人缅怀远方而感到惆怅,悠悠然长久地思索。诗人在祭祀的过程中,不禁想起祖先们的伟大业绩和崇高品德,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忘怀。这种情感使诗人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他开始追溯先祖们的足迹,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以此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三、四句:“留连七享,缠绵四时。”享受七祭,缠绵四季。这里指的是在祭祀过程中,诗人沉浸在对祖先的追忆和思念之中,无法自拔。他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祭祀场景之中,与先祖们一起感受着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变迁。这种体验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家族血脉的延续和传承的重要性。
五、六句:“神升魄沈,靡闻靡见。”神主升天,死者之魂沉入地下。这里指的是祭祀活动中,人们将祖先的神主升上九天,让神明得以享受荣光;同时,又将死者之魂沉入地下,使其得以安息。这是一种庄重而肃穆的仪式,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死轮回、祖先崇拜的敬畏之情。
七、八句:“阴阳载俟,臭声兼荐。”阴阳二气等待,香臭之声并进。这里指的是在祭祀过程中,人们用香炉中的香烟来迎接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同时用各种香料来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佑。这种仪式充满了神秘色彩和宗教色彩,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和宇宙秩序的敬畏之情。
九、十句:“祖考其鉴,言萃王休。”祖宗的榜样,言聚集帝王的福祉。这里指的是祭祀活动中,人们通过向先祖请教和学习,来汲取智慧和力量。他们认为先祖们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指引者,通过向他们请教和学习,可以积累经验和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人对于先祖崇拜和敬仰的传统观念。
十一、十二句:“降神敷锡,百福攸归。”降临神灵,赐予福禄,福禄归于百姓。这里指的是祭祀活动中,人们祈求神灵的庇佑和赐福,希望神灵能够保佑自己和家庭平安幸福。他们认为神灵是他们生活中的守护者和恩赐者,通过向神灵祈求祝福,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人对于神灵崇拜和信仰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过程的描绘和对先祖的赞颂,展现了古人对于家族和祖先的重视以及对于神灵崇拜和信仰的深厚感情。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先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