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有命,归我大齐。
受兹华玉,爰锡玄圭。
奄家环海,实子蒸黎。
图开宝匣,检封芝泥。
无思不顺,自东徂西。
教南暨朔,罔敢或携。
比日之明,如天之大。
神化之洽,率土无外。
眇眇舟车,华戎毕会。
祠我春秋,服我冠带。
仪协震象,乐均天籁。
蹈武在庭,其容蔼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请分析‘’……‘的作用”,或“请赏析‘’……‘’……‘’……”),然后浏览全诗,逐句解读,最后进行概括作答。

此为《文武舞歌四首》之二,内容主要表现了皇帝受命于天而归顺大齐、对大齐的恩泽的感激之情。

【答案】

译文:皇天有命,让我归顺大齐。接受这华贵的玉璧,赐给我玄色的圭璧。我家环海,是您的子民。图开宝匣,检封芝泥。不要有思虑不顺从,自东徂西。教化到南方,北及朔方,没有谁敢有所携持。日出东方,光芒万丈,神化普洽天下,使四方的人民都归顺于朝廷。眇眇舟车,华戎毕会。祭我春秋,服我冠带。礼仪与震象相应,乐声与天籁相合。蹈武在庭,其容蔼蔼。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皇帝受命大齐,受赐玉璧,并对其表示感激之情。

“皇天有命,归我大齐。”起句即点题意,表明皇帝受命于天的神圣使命。“我”字突出了“我”在大齐的地位。

第二句“受兹华玉,爰锡玄圭。”承上启下。“华玉”,指玉璧,象征皇帝的权威与尊严。“玄圭”,古代帝王所执的玉器,用以代表国家权力。“爰”,于是。这句的意思是说皇帝接受了这华美的玉璧,于是赐给他玄色的圭璧。

第三句“奄家环海,实子蒸黎。”“奄”,同“荫”。这里用“环海”来形容皇帝的疆域广大,用“蒸黎”来比喻百姓安居乐业。“图开宝匣,检封芝泥。”写皇帝打开宝匣,检视封存的玉玺。“图开”,指打开宝匣。“封”,指把玉玺封好。“芝泥”,指用香膏涂抹在封泥上以防潮气,防止玉玺受潮湿而受损。“无思不顺,自东徂西。”这是诗人对于皇帝的赞美之词。意思是说:皇帝治理国事,没有不顺利的时候;从东方走到西方,没有不遵循道义的时候。

接下来四句“教南暨朔,罔敢或携。”“南暨朔”,指南北方各州郡。“罔”,同“毋”,“没有”的意思。“罔敢或携”,意思是没有人敢背离天子。

“比日之明,如天之大。”这是对皇帝的进一步颂扬。“比日”,近几天的意思。“天之大”,指天空广阔无边。这里用“比日之明”比喻皇帝的圣明天子,用“如天之大”比喻皇帝治理国家时光明磊落,胸怀宽广。

“神化之洽,率土无外。”“神化”,指皇帝的神威教化。“无外”,指遍及四海。“率土”,泛指全国。“眇眇舟车,华戎毕会。”“眇眇”即渺渺,形容船很小的样子。“舟车”,代指皇帝乘坐的船只和车辆。“华”,指中原汉族。“戎”,指少数民族。“毕会”,都来聚会。这两句意为:皇帝乘坐的小舟小车,中原各族和边疆少数民族的代表都会集到京城来朝见皇上。

末四句“祠我春秋,服我冠带。”“祠我春秋”,意思是祭祀我的春天和秋天。“春秋”在这里代指一年之中的四季。“服我冠带”,意思是穿着我的冠带服饰。“仪协震象,乐均天籁”。“震象”,指天地万象。“天籁”,指自然界的声音,这里指天上的音乐。这两句意思是:仪式与天地万物和谐一致,音乐与自然之声一样美妙。“蹈武在庭,其容蔼蔼。”这两句是写皇帝的仪态。“蹈武在庭”,意思是皇帝在庭院中演习武艺。“其容蔼蔼”,意思是他的面容安详和悦。

全诗四句一韵一转,前六句写皇帝受命大齐、受到大齐赏赐、治理国家的政绩以及与百姓相处的情况;后四句写皇帝的德政和仁爱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