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基负海,建国□□。
遗□后嗣,留爱于民。
兴王启霸,世属功臣。
攀龙矫足,高蹈燕秦。
美矣高□,华哉盛族。
馀庆必隆,挺兹岳牧。
无遗两□,有荣五服。
负石沉江,嗽流岩谷。
公之诞嗣,荫□馀荣。
承家主奠,实彼高明。
敦崇礼让,修拭身名。
诗骚散志,风月吟情。
冽□□朝,位隆二国。
吏仰其威,民思其德。
卷舒图史,遨游儒墨。
道□南容,□逾□北。
方城刺举,求瘼帷褰。
衢奔竹马,水涸贪泉。
慈仁孝悌,公亦有焉。
九皋□响,声闻于天。
梁木横□,太山其颓。
哲人萎矣,呜呼哀哉。
悲风满□,愁云□开。
泪将花堕,鸟共声哀。
素车同萃,白马俱来。
挂剑空存,悬□徒在。
□返北城,□旋南海。
芳林欲正,□风无改。
孝子欲养,慈亲不在。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其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并结合选项具体分析。本诗是徐君墓志铭,从“崇基负海,建国□□。遗□后嗣,留爱于民”可以看出这是在颂扬先人的丰功伟绩,“攀龙矫足,高蹈燕秦。美矣高□,华哉盛族”,赞美了徐氏家族的高洁和尊贵;“馀庆必隆,挺兹岳牧。无遗两□,有荣五服”,赞扬徐氏家族的荣耀和功德;“公之诞嗣,荫□馀荣。承家主奠,实彼高明。敦崇礼让,修拭身名”,歌颂了徐公的美德与才能;“道□南容,□逾□北。方城刺举,求瘼帷褰。衢奔竹马,水涸贪泉”,描写了徐公的政绩和百姓对他的崇敬;“慈仁孝悌,公亦有焉。九皋□响,声闻于天。梁木横□,太山其颓。哲人萎矣,呜呼哀哉”,表达了作者对徐公的敬仰和惋惜之情;“悲风满□,愁云□开。泪将花堕,鸟共声哀。素车同萃,白马俱来。挂剑空存,悬□徒在。□返北城,□旋南海”,抒发了对徐公离去的悲痛之情。
【答案】
①崇基:崇高的根基。②建国:建立国家。③遗□后嗣:留下后代。④留爱于民:留给百姓恩惠。⑤兴王:振兴国家。⑥世属功臣:世代都是功臣。⑦攀龙矫足:像龙一样矫健地腾飞。⑧高蹈燕秦:高傲地飞越燕国和秦国。⑨美矣高□:多么美丽啊,高贵啊。⑩华哉盛族:是多么华丽啊,是多么盛大的家族。⑪馀庆必隆:余下的福气必定兴隆。⑫挺兹岳牧:挺立在这里的山岳上的牧羊人。⑬无遗两□,有荣五服:没有遗留下两代,享有荣誉的是五代。⑭负石沉江,嗽流岩谷:背负巨石沉入江河,喝着清流滋润山谷。⑮公之诞嗣:公您诞生了儿子。⑯荫□馀荣:为子孙留下了余下的福气。⑰卷舒图史:卷舒(收藏、整理)图史。⑱遨游儒墨:游走于儒家和墨家之间。⑲道□南容:遵循孔子的道德风范。⑳□逾□北:超越南北。㉑方城刺举:方正的城墙上进行治理。㉒求瘼帷褰:探求民间疾苦。㉓衢奔竹马:街市上儿童追逐嬉戏。㉔水涸贪泉:泉水干涸了,贪官也无处藏身。㉕慈仁孝悌:慈悲仁爱、孝顺父母。㉖九皋□响:九皋之下传来鸣叫。㉗声闻于天:声音传到了天上。㉙梁木横□:横梁断裂的树木。㉚太山其颓:泰山倒塌了。㉛哲人萎矣:圣人已经去世了。㉜呜呼哀哉:唉呀!㉝悲风满□:悲凉之风弥漫整个天空。㉞愁云□开:愁云消散,天气晴朗了。㉟泪将花堕:眼泪将要滴落下来。㊱鸟共声哀:鸟声一起悲哀地鸣叫。㊷素车同萃:白色的丧车聚集在一起。㊸白马俱来:黑色的马匹都来了。㊹挂剑空存:挂着宝剑却空置不用。㊼悬□徒在:悬挂在墙上徒增伤感。㊽□返北城:向北回城。㊾□旋南海:向南回转南海。㊿芳林欲正:芳草繁茂的景象。㊿春意盎然。㊿芳林欲正:芳草茂盛,春天的气息浓郁。㊿梁木横□,太山其颓:横梁断裂的树倒下了。㊿哲人萎矣,呜呼哀哉:圣人逝去了,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