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东郊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注释

  1. 东郊:指的是郊外,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官署附近的地方。
  2. 吏舍:官吏的住所。
  3. 跼(jú):局促,不舒展的样子。
  4. 出郊:从官署里出来到外面。
  5. 旷清曙:开阔明亮的意思。
  6. 杨柳散和风:柳树随风轻轻摇曳。
  7. 澹吾虑:淡泊我的忧愁。
  8. 依丛:靠着树丛。
  9. 缘涧:沿着山涧。
  10. 微雨:细雨或小雨。
  11. 霭(ǎi):云气弥漫的样子。
  12. 芳原:芳香的原野。
  13. 乐幽心:享受隐居的乐趣。
  14. 遵事迹:遵循自己的事业或行为。
  15. 斯:这。
  16. 慕陶:仰慕陶渊明,即陶潜,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17. 直:简直,非常。
  18. 庶:希望。

译文

官署里生活拘束了整整一年,终于有一天天刚亮就走出户外。杨柳树随风轻轻摆动,山峦青翠淡去了我的忧愁。我靠在树丛中稍作休息,沿山涧小道继续前行。细雨笼罩芬芳的原野,不知春日鸠鸟何时鸣叫?在隐居的快乐中多次停歇脚步,但遵循自己的志向和事业仍匆匆忙忙。最终结束了这种隐居的生活,希望能像陶渊明一样过着简朴而快乐的田园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官舍中度过的一年之后的一次出郊之行所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郊外的所见、所感、所思,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美好回忆。

首句“吏舍跼终年”,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他长期处于官衙之中,无法摆脱束缚。第二句“出郊旷清曙”则是诗人走出官衙,来到郊外,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心情变得开朗起来。第三句“杨柳散和风”描绘了杨柳树随风摇曳的画面,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第四句“青山澹吾虑”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郊外的活动。“依丛适自憩”描述了他靠在树丛中休息的情景,“缘涧还复去”则表现了他沿着山涧小道行走的场景。这些活动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到了第五句“微雨霭芳原”,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细雨滋润着芳草的原野,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而“春鸠鸣何处”一句,更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最后两句“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他虽然能够享受隐居的快乐,但仍然会因追求事业而感到匆忙。然而,诗人最终决定结束这种忙碌的生活,追求一种更简单、更自然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