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城的景色依旧,但国家却已沦陷,春天的景物中也夹杂着深深的伤感。面对这感伤的时刻,花开似乎也在流泪,鸟儿的鸣叫也让我心惊胆战。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家里的音信全无,一封家书的价值胜过万两黄金。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白发也愈发稀少,几乎连发簪也插不住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悲伤。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山河虽然依旧存在,但国家的破碎让人心痛,春天的景物中也夹杂着深深的伤感。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通过自然界的花和鸟来表达诗人对时代动荡和离别的痛苦。面对这样的景象,诗人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以至于看到花也会为之落泪,听到鸟鸣也会感到心惊。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刻又动人。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进一步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长时间的战火让家书成为稀罕之物,一封家书的价值胜过万两黄金。这种对比强调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困难和痛苦。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岁月无情,白发日益增多,以至于都快要插不进发簪了。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忧国忧民而长期忧虑、疲惫至极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深深无奈。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国家的命运,同时也要珍惜眼前的和平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