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注释:
- 清晨:早晨时分。古寺:古老的寺庙。
- 初日: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高林:高大的树林。
- 曲径:弯弯曲曲的小道。幽处:偏僻的地方。
- 禅房:修行者居住的简朴房间。花木深:花木繁多且繁密。
- 山光:阳光照射在山上的景象。悦鸟性:吸引鸟类来到此处。
- 潭影:清澈的水面上的影子。
- 万籁:自然界的声音。此时都寂:一切都显得寂静无声。
- 钟磐(pián):古代寺院中用于报时的铜制打击乐器。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清晨进入一座古老寺庙的情景和所见所感。首句“清晨入古寺”描绘了作者一大早就进入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接着,“初日照高林”则表现了朝阳洒在高大树林上的景象,为下文的自然景观作了铺垫。
第二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通过“曲径通幽”、“禅房花木深”两句诗,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静谧、幽深的自然环境。其中,“曲径通幽处”让人仿佛置身于曲折蜿蜒的小路上,而“禅房花木深”则更增添了一份禅意与深远。
第三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则是诗人对周围自然景色的进一步赞美。这里的“山光”与“潭影”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一句“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则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尽管外界万物似乎都归于沉寂,只有钟磬声在空中回荡,却依然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安宁与超然。
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内心世界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