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楚江怀古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释:

  1. 露气寒光集:露水和寒光聚集在一起。
  2. 微阳下楚丘:太阳微光照耀在楚国的丘陵之上。
  3.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猿猴的叫声回荡在洞庭湖边,诗人独自乘坐在木兰船上。
  4. 广泽生明月:广袤的水面上升起了明亮的月亮。
  5. 苍山夹乱流:苍翠的山峦间流淌着湍急的河流。
  6.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仿佛云中的君主(指嫦娥)无法相见,诗人整夜都在悲伤地感叹秋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他在楚江边的所见所感。首句“露气寒光集”,描写了清晨霜降时分,空气中弥漫着寒冷的气息,月光与露珠交织在一起的景象。接着,“微阳下楚丘”,诗人在楚州一带行走,夕阳透过薄雾照射在楚州的丘陵上。这里的“楚丘”指的是楚国的土地,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通过猿猴的叫声和木兰船的景象,诗人表达了他孤独一人在湖边的场景。猿猴的啼叫显得如此凄凉,而木兰舟则给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感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安。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所见所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广阔的湖泊上出现了明亮的月光,而远处的苍山之间流淌着波涛汹涌的河流。这里的“苍山”和“乱流”分别形容了大自然的壮观景象和自然力量的狂野之美。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诗人想象着嫦娥在月宫中无法见到人间的自己,因此整夜都在为这个情景感到悲哀,感叹自己的孤单和岁月的流逝。这里的“云中君”可能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嫦娥,也可能是诗人的一种比喻,表现了他对于时间飞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楚江的自然景观进行细腻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