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诗句:

缚鸡行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 解析:本诗以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寓言式的手法,揭示了“得失无终极”的道理。首句通过描述一个小奴缚鸡向市销售的情节,引出后面的主题。次句通过鸡在被缚时的惊恐反应,形象地展示了鸡对自由的渴望。第三句则通过主人对鸡的厌恶,暗示了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第四句进一步强调,对于鸡来说,无论是被人饲养还是被人宰杀,都是一种损失。最后两句则通过观察寒江中的寒鱼和倚山楼中的诗人,来表达诗人对人生得失无常、世事变幻莫测的感慨。

译文:

缚鸡行    
小奴将鸡缚后拿到市场上去卖。    
鸡被束缚得非常紧张,相互间还在争吵。    
家中的人厌倦了鸡吃虫蚁,却不知道鸡一旦被卖出还会遭人烹煮。    
虫子和鸡与人之间有什么厚此薄彼?我斥责仆人解开了它的束缚。    
世间的得失没有终点,我目光凝视着寒冷的江水,靠在山阁上沉思。    

注释:

  • 小奴缚鸡向市卖:小奴(仆人)将鸡缚起来,准备拿到市场上去卖。
  • 鸡被缚急相喧争:鸡被束缚得非常紧张,相互间还在争吵。
  • 家中厌鸡食虫蚁:家中的人厌倦了鸡吃虫蚁。这里反映了主人对鸡的不满,可能是由于它消耗了过多的粮食或影响了家中的生活。
  • 不知鸡卖还遭烹:人们不知道鸡一旦被卖出还会遭人烹煮。这句话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无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残酷。
  • 虫鸡于人何厚薄:虫子和鸡与人之间有什么厚此薄彼?这里的“虫鸡”指的是鸡,而“人”则指人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即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公平。
  • 我斥奴人解其缚:我斥责仆人解开了它的束缚。这里的“我”可能是指诗人本人,他看到仆人解开鸡的束缚,感到欣慰和解脱。
  • 鸡虫得失无了时:世间的得失没有终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认为世间的事情总是在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 注目寒江倚山阁:我目光凝视着寒冷的江水,靠在山阁上沉思。这里的“寒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冷清,而“山阁”则代表着诗人的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