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诗句释义与赏析: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 诗句解读与翻译:
  • “云物凄清拂曙流”:描述了黎明时分,天边云物显得格外凄凉冷清,伴随着曙光轻轻流动。

  • “汉家宫阙动高秋”:表达了皇宫中的建筑在秋季里显得尤为壮观,引人瞩目。

  1. 关键词注释:
  • “凄清”:形容秋天的凉意和萧瑟的气氛。
  • “拂曙流”:描述天空中云朵和晨光相互映照的景象。
  • “动”:指触动,引起某种情感或景象的展现。
  • “高秋”:指深秋,秋季的中期。
  • “紫艳”:形容鲜艳的紫色。
  • “篱菊”:指的是种植在篱笆旁的菊花。
  • “红衣”:指莲花,特别是红色的莲花。
  • “鲈鱼”:这里可能是指鲈鱼,也用来比喻家乡的味道。
  • “南冠”:古时南方人的冠帽,此处用以指代南方人,也泛指北方的士子。
  1. 诗句赏析:
  • 画面感强: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来构建画面,如“云物”、“宫阙”、“残星”、“长笛”、“篱菊”等等,都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见之物的美景与哀愁。
  • 情感丰富: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乡之情。如“鲈鱼正美不归去”,既表达了对家乡美食的喜爱,又暗示了无法回归的矛盾心理。
  • 意境深远:整首诗虽然简短,但所传达的情感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末句“空戴南冠学楚囚”,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也引发了人们对古代楚国诗人屈原形象的共鸣。

《长安晚秋》是一首充满感情色彩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秋天傍晚的长安城。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历史和文化的一种深刻思考和感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