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释:

  • 掩柴扉:关上门。
  • 苍茫:形容天空或景色广阔无际。
  • 落晖:傍晚的余晖。
  • 鹤巢松树遍:描述松树上有鹤巢。
  • 人访荜门:形容很少有人来访(”荜门”是指用草和土搭建的门,常用于简陋的住所)。
  • 绿竹含新粉:绿色的竹子上面带有新的露水。
  • 红莲落故衣:红色的莲花落下像旧衣服一样。
  • 渡头:河流的码头。
  • 烟火起:指夜晚的炊烟升起。
  • 处处采菱归:到处都可以看见人们在采摘菱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情景。首句“寂寞掩柴扉”,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感,通过“掩”字传达出一种封闭、隐秘的感觉。紧接着,“苍茫对落晖”展现了诗人面对夕阳时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诗中的第二句“鹤巢松树遍”,生动地描绘了松树上有许多鹤巢的景象,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第三句“人访荜门稀”,则表达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很少有访客打扰。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中的孤寂之感。

“绿竹含新粉”和“红莲落故衣”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绿竹含新粉”中的“新粉”可能指的是清晨露水的湿润,而“红莲落故衣”则让人联想到春天的到来,以及万物更新的自然现象。

最后两句“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描绘了一幅繁忙的捕鱼场景,虽然与诗人隐居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但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丰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