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释:
- 掩柴扉:关上门。
- 苍茫:形容天空或景色广阔无际。
- 落晖:傍晚的余晖。
- 鹤巢松树遍:描述松树上有鹤巢。
- 人访荜门:形容很少有人来访(”荜门”是指用草和土搭建的门,常用于简陋的住所)。
- 绿竹含新粉:绿色的竹子上面带有新的露水。
- 红莲落故衣:红色的莲花落下像旧衣服一样。
- 渡头:河流的码头。
- 烟火起:指夜晚的炊烟升起。
- 处处采菱归:到处都可以看见人们在采摘菱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情景。首句“寂寞掩柴扉”,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感,通过“掩”字传达出一种封闭、隐秘的感觉。紧接着,“苍茫对落晖”展现了诗人面对夕阳时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诗中的第二句“鹤巢松树遍”,生动地描绘了松树上有许多鹤巢的景象,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第三句“人访荜门稀”,则表达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很少有访客打扰。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中的孤寂之感。
“绿竹含新粉”和“红莲落故衣”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绿竹含新粉”中的“新粉”可能指的是清晨露水的湿润,而“红莲落故衣”则让人联想到春天的到来,以及万物更新的自然现象。
最后两句“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描绘了一幅繁忙的捕鱼场景,虽然与诗人隐居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但也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丰富。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