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杨花落尽:描述春天末的景象,杨花即柳絮,随着风飘散。
- 子规啼:指杜鹃鸟的鸣叫声,常用来象征悲凉之情或思念之情。
- 闻道龙标过五溪:听说(听说)王昌龄(王昌龄)被贬谪到了遥远的南方边远地区。龙标是地名,也用来代指王昌龄。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愁心:作者将自己的忧愁和思念寄托给明月。
- 随君:意味着跟随你到天涯海角。
- 夜郎西:夜郎是一个传说中的地方,位于今天的贵州一带,以偏远和荒凉著称。“西”可能指的是西边的边疆,也可能指的是地名“夜郎”。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左迁」:指降职、贬官。
- 「过五溪」:指经过五个山溪,形容路途遥远且艰险。
- 「子规啼」:指杜鹃鸟的啼声,常被用来象征悲伤。
- 「明月」:此处代表的是作者希望王昌龄能像月亮一样高洁,不被世俗污染。
- 「夜郎」:古代对西南地区的称呼,这里借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 「西」:可能表示目的地或方向,也可能是字面上的西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王昌龄的同情和祝福。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杨花比作柳絮,子规的啼声象征悲伤,明月象征着纯洁的高洁。通过对自然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