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

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

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

兰台七八人,出处与之俱。

旬时阻谈笑,旦夕望轩车。

谁能雠校间,解带卧吾庐。

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

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李司空十五日入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
    在常乐里闲暇时,我偶然写下了十六韵诗,并寄给两位朋友:刘十五公舆和王十。

  2.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
    帝都是一个名利场,每天一早起床就忙个不停,没有时间安家。

  3. 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
    只有那些懒惰拖延的人,到了太阳高照的时候还没有起床梳洗。

  4. 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
    工匠技艺的好坏和性情不同,因此他们的进退之路也不同。

  5.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幸运地遇到了太平盛世,天子喜欢文雅的儒士。

  6.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小才能的人难以得到重用,而典校官却在秘书省工作。

  7.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三旬两月就能进入内省处理事务,因此得以放松一下,修养身心。

  8.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有几间茅草屋,还有一匹马和两个仆人。

  9.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每月能拿到一万六千的俸禄,生活也很宽裕。

  10. 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
    既无衣食之忧,也少人事上的束缚。

  11.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使得年轻人能够随心所欲,每天都过得悠闲自在。

  12. 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
    不必说没有知己之朋,有的人急躁不安,有的人安静自守,各有自己的特点。

  13. 兰台七八人,出处与之俱
    在兰台(皇帝居住的地方)周围有七八个人,他们与作者一起出入。

  14. 旬时阻谈笑,旦夕望轩车
    有时候不能畅谈笑语,只能在早晨等待皇帝的车子来接。

  15. 谁能雠校间,解带卧吾庐
    有谁能和我一起校订古籍呢?我可以脱下衣服躺在床上休息。

  16. 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
    窗户前摆放着竹子,门外有卖酒的小摊。

  17. 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用什么招待您呢?我们可以用几竿竹子和一壶酒来款待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情怀。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