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注释:

  • 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时清日复长:时节清新,日子又长了。
  • 盐梅:古代调味用的两种材料,这里泛指调味品。
  • 佐鼎:辅助烹饪。
  • 曲糵:酒曲的发酵剂,用来酿酒。
  • 事古人留迹:纪念和学习古人留下的遗迹和事迹。
  • 年深缕积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越来越丰富。
  • 当轩:面对窗前或门。
  • 槿茂:槿树(一种植物),开花繁盛的样子。
  • 芦香:芦苇散发的清香。
  • 亿兆:形容数量极多,这里指人民。
  • 保昌:保持繁荣昌盛。
  • 忠贞:忠诚而坚贞不变。
  • 贻厥:给予,留给。
  • 后昆:后代或子孙。

译文:

端午节来临了,正值仲夏时节,天气清爽,阳光也更加明媚。调料和酒曲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用来助于烹饪和酿造美酒。我们纪念和学习古代人留下的遗迹和事迹,岁月流转,我们的文化遗产越发丰富。站在窗前或门前,可以感受到槿树盛开的繁盛,以及芦苇散发的清新香气。亿万人民都在庆祝这个节日,共同祈求长寿和繁荣昌盛。忠诚和坚贞的品质永远不会被忘记或取代,它会给子孙带来美好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传统节日诗歌,通过描绘端午节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诗中的“端午”、“时清日复长”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节日的气氛和自然的变化。同时,诗中通过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描述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则通过强调忠诚和坚贞的品质的重要性,传递出对道德价值的肯定和推崇。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