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其一】
江水向东流,送走了巴南的船只。
山峦横卧在塞北的云海之间。
在秋月洒满的津亭之夜,谁还能见到离别时的泪滴?
【其二】
烟雾朦胧笼罩着绿色的台阶,明亮的月亮高挂在南方的天空。
寂寞的离亭被夜色掩映,江山在这寒冷的夜晚更显清冷。
赏析:
这两首诗是王勃在长安时期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叹。
【其一】
第一句“江送巴南水”,描绘了江水东流的景象,将巴南的水与江水相联系,表现出一种宽广的意境。第二句“山横塞北云”,则将视线从江水转向山脉,描绘出北方的壮丽景色。第三句“津亭秋月夜”引入了主题,通过描述津亭、秋月和夜晚这三个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的一句“谁见泣离群?”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时刻的不舍和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其二】
第二句“乱烟笼碧砌”,以烟雾缭绕的绿色台阶作为画面主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氛围。第三句“飞月向南端”则是对月亮的描述,通过“飞”字的使用,传达出月亮轻盈飘荡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第四句“寂寞离亭掩”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主题,用“寂寞”二字形容离亭的孤寂,让人产生共鸣。最后一句“江山此夜寒”则以自然景观来衬托人的心境,表达了在离别之夜,面对冷清的江山,内心也感到一种寒意。
这两首诗都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离别情境的渲染,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它们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