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哀江头》。

悲陈陶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译文:
孟冬时节,十县的优秀子弟,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陈陶泽的水。
田野空旷,天空晴朗,没有战斗的声音。四万义军同一天死去。
群胡回归,他们洗了箭,还唱着胡歌,在城市里饮酒。
人们都面朝北方哭泣,日夜期盼官军的到来。

注释:

  1. 孟冬 - 冬季,农历十月。
  2. 十郡 - 十县。
  3. 良家子 - 优秀的子弟。
  4. 陈陶泽 - 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5. 野旷天清 - 田野空旷,天空晴朗。
  6. 战声 - 战斗的声音。
  7. 四万义军 - 四千名义军士兵。
  8. 群胡 - 一群胡人。
  9. 血洗箭 - 洗箭的血腥味。
  10. 都市 - 城市。
  11. 都人 - 指城中居民。
  12. 面北啼 - 面朝北方哭泣。
  13. 夜更望 - 夜里更盼望。
  14. 官军 - 指唐朝的军队或政府军。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悲剧的诗。诗中描绘了孟冬时节,十县的良家子弟为保卫家园而英勇作战,最终却付出了生命代价的悲惨场面。诗中的“四万义军同日死”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最后一句“都人回面向北啼”,表达了城内居民对战争的无奈和悲哀,以及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