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施滩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注释
- 宰嚭: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一个宠臣。
- 亡吴国:指夫差被越王勾践所灭。
- 西施陷恶名:因美貌被献于敌国,成为亡国之由。
- 浣纱:在河边清洗丝织品,这里是比喻西施的容貌。
- 春水急:春天河水湍急。
- 不平声:表达对国家覆灭的悲愤之情。
译文
吴王夫差由于宠臣宰嚭的背叛,导致国家覆灭,西施也因美貌被献给敌国而名声扫地。
春天的河水湍急,仿佛在诉说着国家的不幸和人民的悲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施与夫差的故事以及其背后原因的描述,揭示了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无常。西施的美丽成为了吴国的祸根,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而夫差的沉溺享乐则加速了这一过程。诗人通过描绘春水的湍急、西施的美貌和浣纱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弱点和社会悲剧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