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生谁能逃脱衰老的命运?一旦衰老又有谁来怜悯我们呢?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皮肉日渐消瘦,腰带也时常变宽;头发逐渐稀疏,帽子自然而然就歪了。
由于视力下降,不再阅读书籍,而是经常用艾灸来缓解眼部疲劳,以适应日益衰老的身体状态。
经历了很多事情,对世间的人事有了深刻的领悟,就像看滚滚江水一样自然。
仔细思考,这一切都是上天赐予的幸福恩赐,因此我非常珍惜当下的生活,心境十分宁静自在。
不要说晚年如同夕阳西下,即使到了暮年,也可以像天空中的彩霞那样绚丽多彩。
注释
- 人谁不顾老: 谁(什么)没有人不关心老的问题。
- 老去有谁怜: 当人到老年时,又有谁会同情或关心他们?(谁/谁)
- 身瘦带频减: 随着年纪增长,身体越来越瘦弱,衣服束带(腰带)也逐渐宽松。
- 发稀冠自偏: 头发稀疏,头饰(帽檐)自然偏向一侧。
- 废书缘惜眼: 因为视力衰退,不再阅读书籍。
- 多灸为随年: 为了缓解因年老视力不佳带来的不适(眼睛疲劳),常采用艾灸的方式。
- 经事还谙事: 因为经历过许多事情,对世间的人事有了深刻的领悟。
- 阅人如阅川: 看人就像看流水一般自然和顺畅,没有障碍。
- 细思皆幸矣: 仔细思考这些经历,都是上天赐予的幸福恩赐。
- 下此便翛然: 因此我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心情非常宁静自在。
- 莫道桑榆晚: 不要说晚年如夕阳西下,即使到了老年,也可以像天上飘动的彩霞一样美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衰老的看法与感受,展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诗中“人谁不顾老”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慨;“细思皆幸矣”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经验的珍视和感激。最后一句“莫道桑榆晚”,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即使在晚年也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整体上,这是一首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通过对衰老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