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斸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注释】
①斸:挖掘。②翠楼人:指卖松的人。③长安:这里指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当时为唐代都城。④六街尘:六条大街的尘土。
【赏析】
《赠卖松人》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时诗人因战乱漂泊在江南一带,曾向一位卖松人买树,后经诗人精心培植,终于成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卖树人的深情厚意和感激之情。全诗四联,前二联写买松,后两联写送别及寄寓深意。诗中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形神,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喜爱和对卖树人的感激之情。
首联“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诗人买松树是出于谋利的目的,然而却怜悯卖松人不图名利。这两句表面上看似矛盾,但仔细品味,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情感内涵。诗人在买松过程中,不仅看到了松树的美丽与价值,更感受到了卖松人淳朴的品质和真诚的心肠。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诗人与卖松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深厚的友谊。
颔联“斸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进一步描绘了交易的细节。这里用“斸”字形象地展现了松树被挖出的情景,而“寒涧”则暗示了松树生长的环境之恶劣。“卖与翠楼人”则揭示了松树被卖出的原因——为了谋利。这句诗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了松树的价值和意义。
颈联“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形象。这里的“瘦叶”和“淡花”都是对松树生命力的象征,它们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然而,尽管松树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霜雨雪,但它始终坚韧不屈地生长着。这一联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松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和敬仰。
尾联“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里以“长安”代指京城长安,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桃李”在这里指的是春天盛开的花朵,象征着美好和繁荣。然而,诗人却指出长安城中虽然到处都是繁花似锦的景象,但却没有人真正懂得欣赏这些美丽的花朵。这一句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他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却无人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译文】
到集市上虽然是为了谋求利益,但可怜你的心思却十分真诚。
挖来寒涧中的松树,卖给翠楼里的商人。
那瘦弱的叶子已经承受过多次的雪霜,淡色的花朵大概也缺少春天的气息。
长安城里到处都是繁华景象,可惜那些只是六街的尘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