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在世日,只向镜湖居。
明主未巡狩,白头闲钓鱼。
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
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
【注释】
方干:唐代诗人。字雄飞,号玄英,新昌(今属浙江)人。曾游历吴越间。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唐庄宗灭后梁,召为左谏议大夫,知制诰。后罢为右散骑常侍。乾祐元年卒,年五十四。有诗三卷。处士:旧时指未做官的人,此泛指没有功名地位的人。巡狩:古代帝王巡视各地以安定天下。白头:头发花白,形容老人。洲岛:水边陆地。疏:稀疏。儒者:有学问的人。吊:祭奠。庐:屋舍。
【赏析】
《悼方干处士》是一首吊古怀贤之诗。全诗前半写处士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情趣;后半写处士去世后的哀伤情怀。
首句“先生在世日”,点明题意,交代人物。“只向镜湖居”承首句而来。诗人通过“只”字表明处士隐居不仕,过着清贫的生活。“只”字还表明诗人对处士的这种态度:“只”是“徒然”的意思,说明处士的隐居是徒劳无益的。“只向镜湖居”一句,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了“镜湖”。
次句“明主未巡狩”是说,虽然明君并没有到各处去巡视,但是,他仍然可以垂拱而治,使国家繁荣富强,国泰民安。这里,诗人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太平盛世的向往。“白头闲钓鱼”一句,是说,处士在这样美好的时代里,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过得很惬意。
第三、四句“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描绘的是镜湖的景色。“烟莎”二字,渲染了一种恬静幽雅的境界。“一径小”,“洲岛疏”,则又显示了湖面浩渺无际,四周群山环抱,显得更为空阔。这两句诗,既写景,又含情,表现了诗人对处士隐居生活的赞美之情。
尾联“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是这首诗的结笔,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独有”,强调了处士的与众不同。“儒者”指处士本人。他虽已去世,但是,他的名声却依然如故。“时来吊旧庐”中的“时来”,暗用《论语·阳货篇》中的“如有复于吾言而可试也,其焉用亡道者之言”之意,意思是说处士虽死,但是,他的学说和精神仍然存在,所以人们时时来祭奠他,纪念他。
这首诗的构思精巧巧妙,用语自然贴切。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开阔深远,感情真挚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