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即尚书省,人惟鸳鹭行。
审时传玉漏,直夜递星郎。
历历闻仙署,泠泠出建章。
自空来断续,随月散凄锵。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
听馀残月落,曙色满东方。

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地即尚书省,人惟鸳鹭行。

审时传玉漏,直夜递星郎。

历历闻仙署,泠泠出建章。

自空来断续,随月散凄锵。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

听馀残月落,曙色满东方。

译文:
尚书省的地面,只有像鸳鸯和鹭鸶般的人行走。
他们审时度势,将铜壶滴漏报时的声音传递下去,在夜晚里轮流值班。
他们听到的是从仙宫传出的清脆声音,听到的是从建章宫飘出的悠扬乐声。
他们听到了这些声音的断断续续,随着月亮的消失而渐渐消散。
当夜幕降临,万物都安静下来,只有远处传来的声音显得更加遥远。
虽然寒冷,但感觉不到夜晚的漫长,因为清晨即将到来。
等到最后的月光消失在东方,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注释:

  1. 尚书省:古代官署名,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
  2. 地即尚书省:指尚书省所在地的地面。
  3. 人惟鸳鹭行:指官员们如同鸳鸯和鹭鸶般忙碌地行走。
  4. 传玉漏:指用玉制的漏壶滴水计时。
  5. 直夜递星郎:指夜间值班的官员们轮流更换。
  6. 仙署: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皇宫。
  7. 建章:指建章宫,是汉宫名,位于长安城东南角。
  8. 断续:指声音时断时续。
  9. 寒轻觉夜长:形容夜晚虽然寒冷,但因黎明将至而不感到漫长。
  10. 曙色满东方:指曙光已经照亮了东方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以“尚书郎上直闻春漏”开篇,描绘了诗人所在的地点是尚书省,以及那里的人们如鸳鸯和鹭鸶般忙碌的景象。接着,诗人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如何审时度势,将铜壶滴漏报时的声音传递下去,在夜晚里轮流值班的场景。
    诗人又通过描述听到的清脆声音和悠扬乐声,表达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他们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因为寒气越来越重,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最后,当夜幕终于被打破,迎来了新的一天,诗人的心情也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