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主临前殿,惩奢爇异裘。
忽看阳焰发,如睹吉光流。
丽彩辞宸扆,馀香在御楼。
火随馀烬灭,气逐远烟浮。
素朴回风变,凋华逐志休。
永垂恭俭德,千古揖皇猷。
【注释】
- 焚裘:烧掉华丽的皮衣。
- 今主:指皇帝。临前殿:来到前殿。
- 惩奢:惩戒奢侈。爇异裘:焚烧华丽的皮衣。
- 阳焰:阳光的火焰。发:燃烧。
- 吉光:神兽名,传说中有五彩毛,能日行千里。
- 丽彩:华丽的色彩。辞宸扆(yǐ):离开帝王御座。
- 馀香:指火烧皮衣时散发出的气味。在御楼:留在宫殿里。
- 火随余烬灭:火随着灰烬熄灭了。
- 气逐远烟浮:烟气随风飘散。
- 素朴:朴素。回风:反照、反射。变:改变。
- 凋华:凋谢、凋零。逐志休:随着志向而消逝。
- 永垂:永远流传。恭俭德:恭敬节俭的美德。
- 揖皇猷:敬仰帝王的谋略。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以焚烧华丽的皮衣为题材,揭露了统治者奢侈浪费的丑恶面目,表达了对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君主的赞美和向往。
“今主临前殿,惩奢爇异裘。”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皇帝来到前殿,看到华丽的皮衣被焚掉,便感到惭愧,下令惩治奢侈。这里的“今主”,指的是皇帝。
“忽看阳焰发,如睹吉光流。”诗人接着描写了焚烧皮衣的情景。阳光照射下,皮衣上的火光一闪一闪地亮起来,犹如传说中的神兽吉光在阳光下奔跑。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火焰比作神兽吉光,形象生动,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丽彩辞宸扆,馀香在御楼。”“宸扆”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皇宫。诗人继续描绘了焚烧皮衣后的场景。华丽的色彩离开了皇帝的御座,但余下的香气仍然留在宫殿里。这里的“丽彩”和“馀香”都是对华丽皮衣的描述,通过这两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皮衣的奢华和皇帝的奢侈作风。
“火随馀烬灭,气随风逐远。”诗人接着又描写了焚烧皮衣后的变化。火焰随着灰烬的熄灭而消失不见,烟气随风飘散,消失在远方。这些诗句既形象地描绘了焚烧皮衣后的场面,也暗示了皇帝过去奢侈浪费的生活已经结束。
“素朴回风变,凋华逐志休。”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用“素朴”来形容皮衣的原貌,用“凋华”来比喻皮衣上的华丽装饰,用“逐志休”来表示随着志向的消逝而消失。这几句诗既表达了对华丽皮衣的惋惜,又表达了对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君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焚烧华丽皮衣这一事件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