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杂曲歌辞·塞姑(一作《塞上曲》)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注释:塞姑:乐府相和歌平调曲。塞姑,古地名。《汉书.地理志下》有“塞外”县。后用以泛指边陲。

译文:

昨天在卢梅塞口,见到众人正在镇守。都护三年都没有回来,折断了江边的杨柳。

赏析:

《杂曲歌辞.塞姑》,乐府相和歌平调曲名。汉末建安中,曹操征乌桓于柳城(今辽宁朝阳市),其将秦朗等迎降。魏文帝曹丕为《塞姑》以颂其事。此诗即写此事。

“昨日”四句,追述征讨乌桓的始末。“昨日”,谓征伐之期。“卢梅塞口”,是说征伐开始之前,先到卢梅塞口驻营,这是大军出征时的必经之路。“镇守”,即驻守的意思,这里指驻扎在卢梅塞口一带。“都护”,官名,汉代设西域都护,统辖西域地区。三国至南北朝时,各政权多以都护名义派兵屯垦或防御。“三年”,即三年时间。“不归”,谓没有回来过,这里是指都护长期不在。“折杨柳”,语出《古诗十九首》“攀折当轩柳”,“折柳”原意是表示送别,这里借指征伐乌桓的战争。

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昨日”写到如今,叙述了一次对乌桓的军事行动。诗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三年不归”,“折尽杨柳”,来表达征伐乌桓的战争的艰巨和漫长。同时,诗中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