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搆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人性复杂性的深刻见解,以及对于人生苦痛和挣扎的深切理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诸佛(即佛教中的众多佛陀)留下了藏经(佛教经典),目的是为了教化众生(即普通人),帮助他们摆脱苦难。
  2. 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構架:不仅仅是聪明人和愚蠢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框架和观念。
  3.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一个人所造的业(即行为和选择)如同大山一样巨大,怎么可能不担忧和害怕呢?
  4.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他们怎么可能去细致地思考这些问题,而是日夜都怀着狡诈的心思。

译文:

诸佛留下的藏经,只是为了教化众生,让他们摆脱苦难。

不仅仅是聪明人和愚蠢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框架和观念。

一个人所造的业就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巨大,怎么可能不担忧和害怕呢?

他们怎么可能去细致地思考这些问题,而是日夜都怀着狡诈的心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的描写,强调了佛教经典的教化作用。它揭示了一个道理:尽管我们可能无法完全了解世界的本质,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从而减少痛苦和烦恼。

诗中的“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構架”部分,则进一步探讨了人类行为的复杂性。这里的“构架”一词,既指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暗喻着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所形成的各种态度和看法。这种观点反映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即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套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这些观念可能会成为他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障碍。

在后半部分,“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表达了诗人对人们所犯错误后果的一种担忧。这里用“造业”来形容人们的行为,而“如山”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行为所带来的沉重负担。诗人通过对比,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以免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无尽的困扰。

“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则揭示了人们往往缺乏反思和自省的能力。他们可能只是盲目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却忽视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这种心态使得他们的内心深处充满了不安和恐惧。因此,诗人呼吁人们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学会反思和自省,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