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哀三界子,总是亲男女。
恐沈黑暗坑,示仪垂化度。
尽登无上道,俱证菩提路。
教汝痴众生,慧心勤觉悟。
这首诗的内容涉及佛教中的修行和解脱,下面是逐句的释义、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解,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及翻译
- 佛哀三界子:这里的“佛”指的是佛陀或释迦牟尼佛,而“哀”表示怜悯或者同情。三界是指色界(由无色天组成的空间)、欲界(由有情众生组成)和无色界(由非物质存在的存在者组成),这里可能指对这三界的生灵都感到悲哀或怜悯。
- 总是亲男女:此句表明佛教中强调平等对待所有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被佛陀所关爱的对象。
- 恐沈黑暗坑:这里“沈”可能意味着沉沦或堕落,暗喻人们可能陷入欲望和愚昧之中,难以自拔。
- 示仪垂化度:通过示范和教化引导他人走向正道。“垂”字在这里可能表示教导、引导之意。
- 尽登无上道:达到最高级的道路,可能是修行的最终目的,即达到涅槃。
- 俱证菩提路:在这条路上所有人都能够证悟到真理(菩提)。“俱证”表示共同实现。
- 教汝痴众生:教导那些看似愚蠢但本质上充满智慧的生命体。
- 慧心勤觉悟:鼓励人们用智慧去努力寻求觉悟(理解真理)。
关键词注解
- 三界子: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分别对应着人间、天界和阿修罗界。
- 沉沦:比喻人陷入了负面的状态或行为,无法自拔。
- 示仪:教导或示范的行为或方式。
- 垂化:以身作则进行教化。
- 无上道:指最高的修行之道,通常与涅槃或解脱相联系。
- 菩提路:通向觉悟之路,是佛教中通往终极解脱的道路。
- 教汝:教导、教育的意思。
- 痴众生:通常指愚钝或无知的人。
- 慧心:明智的心性。
- 勤觉悟:勤奋追求理解真理和自我觉悟。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教义的表达,传达了一种慈悲为怀的精神,即对所有生命体的关怀和指导。它反映了佛教中对于众生平等、教诲和解脱的追求。诗人通过对三界众生的哀怜,表达了一种普渡众生的愿望,希望所有的生命都能通过修行获得真正的觉醒和解脱。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通过教化引导众生向善的宗教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