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拾尊荣乐,为悯诸痴子。
早愿悟无生,办集无上事。
后来出家者,多缘无业次。
不能得衣食,头钻入于寺。

译文:

佛陀捡拾着尊贵与荣誉的快乐,怜悯那些愚痴无知的人。他早早地就渴望领悟无生之道,努力追求最高的修行目标。但后来出家的人,大多是因为贫困或无业才出家的。他们既无法获取食物和衣物,便只好将头部钻入寺庙中寻求庇护。

注释:

  1. 佛拾尊荣乐:佛陀捡拾着尊贵与荣誉的快乐,这里的“尊荣”指的是地位和荣耀,“乐”则表示快乐。
  2. 为悯诸痴子:怜悯(怜):对……感到同情、怜悯;痴子:愚蠢、愚昧的人。
  3. 早愿悟无生:早年(早):指早年时期,未受世俗纷扰之时;悟:理解、领悟;无生:超脱生死、超越生死的境界。
  4. 办集无上事:办集:聚集、从事;无上:最高的、至上的;事:事业、修行。
  5. 后来出家者,多缘无业次:后来出家的人,大多是因为贫困或无业才出家的。缘:原因、缘故;无业次:没有生计,次指次一等的意思。
  6. 不能得衣食:不能获取食物和衣服。
  7. 头钻入于寺:将头部钻进寺庙中寻求庇护,比喻穷途末路时不得不做出极端的选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佛陀在早年时的觉悟和晚年时的处境,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主题。从“佛拾尊荣乐”到“不能得衣食”,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人生的悲喜交加。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对人们的影响,以及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不同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