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一群羊,沿山又入谷。
看人贪竹塞,且遭豺狼逐。
元不出孳生,便将充口腹。
从头吃至尾,𩚛𩚛无馀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译文:
踯躅一群羊,沿山又入谷。
注释:踯躅(zhí zhú)在这里指的是羊群,踯躅(zhí)是一种动物名称,这里用作形容词,表示羊群的样子。羊群沿着山路进入了山谷。
译文:一群羊在山林中徘徊,沿着山路进入山谷。看人贪竹塞,且遭豺狼逐。
注释:竹塞指的是用竹子做的栅栏门,用来阻挡野兽。人们贪恋这些竹栅栏门,但最终却遭受了豺狼的追逐。
译文:看到人们贪图竹栅栏门,结果却被豺狼追赶。元不出孳生,便将充口腹。
注释:孳生指的是繁殖生长,这可能是指农作物或其他东西的生长。这里的“元”可能是“原”的意思,意为原本、本来。
译文:本来就不种植庄稼,却想要填饱肚子。从头吃至尾,𩚛𩚛无馀肉。
注释:𩚛𩚛在这里是形容食物被吃完的样子,可能是指食物被吃得干干净净,没有剩余。
译文:从头到尾把食物全部吃掉,一点也没有留下剩余的食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农夫生活的描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诗人通过描绘羊群在山谷中徘徊的场景,引出了人们对竹栅栏门的贪婪,以及这种贪婪导致的悲惨后果。诗中的“从头吃至尾”和“𩚛𩚛无馀肉”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农夫们为了填饱肚子,不惜一切代价的情况,反映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问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