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灭石楼空,悠悠永夜中。
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
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
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

【注释】

1.石瓮寺:位于陕西长安县,为唐代著名寺庙。

2.烟灭石楼空:烟雾散尽,寺庙中的石楼也变得空空荡荡。

3.悠悠永夜中:漫长而漫长的夜晚里。

4.虚心怯秋雨:形容花朵的柔弱,害怕秋天的雨露。

5.艳质畏飘风:形容花朵鲜艳美丽却害怕风吹雨打。

6.向壁残花碎:花朵向着墙壁落下。

7.侵阶坠叶红:树叶被雨水淋湿后,颜色变红。

8.还如失群鹤:如同失去了同伴的野鹤一样孤独无依。

9.饮恨在雕笼:在笼子里痛苦地度过余生。

【赏析】

这首七绝是咏物诗,以石瓮寺的灯魅为题,通过描写石瓮寺的灯魅,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人性的厌恶。

首句“石瓮寺灯魅诗其三”,交代了诗歌的背景,即在石瓮寺中,有一个美丽的灯魅。

颔联“烟灭石楼空,悠悠永夜中。虚心怯秋雨,艳质畏飘风。”诗人通过对石瓮寺中灯魅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灯魅虽然美丽,但却害怕秋风和秋雨,这象征着人对束缚和压力的恐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希望像灯火一样,能够照亮黑暗,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

颈联“向壁残花碎,侵阶坠叶红。还如失群鹤,饮恨在雕笼。”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灯魅的形象,它向着墙壁,仿佛在寻找着什么;同时,它在阶梯上留下了红色的叶子,就像一只失群的鹤在哀鸣。这些细节都表现了灯魅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一句“饮恨在雕笼”,更直接地表达了灯魅对自由的渴望。在雕笼里,它只能痛苦地度过余生,无法摆脱束缚。

尾句“赏析”是总结全文的诗句。这首诗通过描写石瓮寺中的灯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恐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即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和独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