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卫离丹阙,金轩赴泰坛。
珠旗明月色,玉佩晓霜寒。
黼黻龙衣备,琮璜宝器完。
百神将受职,宗社保长安。
【诗句注释】
羽卫:指羽林军,即皇帝警卫部队。离丹阙:离开华丽的宫殿。
金轩赴泰坛:指帝王乘坐的金饰车前往太庙祭祀。
珠旗:指装饰华丽的旗帜。明月色:指明亮的月色,象征祥瑞。
玉佩:指用玉制成的佩饰。晓霜寒:指清晨露水凝成的霜。
黼黻:古代帝王礼服上所用的花纹。龙衣:指龙纹织锦的衣裳。备:完备。
琮璜:古代礼器,这里指祭祀时使用的礼器。宝器:指珍贵的器具。完:完好无损。
百神:指各种神灵。将受职:即将接受封赐。将:将要。职,指官职。
宗社:古代称国家或朝廷,这里指皇室和贵族。保安长安:使长安(今西安)平安无事。保安:保佑,保护。
【译文】
羽林警卫离开华丽的宫阙,金饰车前往太庙祭祀。
华丽的旗帜映衬着明亮的月光,玉石制成的佩饰在清晨露水的寒气中闪闪发亮。
龙纹的礼服上绣有精美的花纹,珍贵的礼器完好无损。
各种神灵将要接受封赐,皇家的福祚将使长安永保平安。
【赏析】
《治顺乐》是唐代宗李豫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帝王祭祀天地、宗庙的情景。全诗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绘,展现了大唐帝国的强大与繁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渴望。
首句“羽卫离丹阙”,描绘了帝王侍卫离开华丽的宫殿,前往祭祀天地和宗庙的场景。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次句“金轩赴泰坛”,进一步描绘了帝王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金轩,即金饰的车;泰坛,即太庙祭祀的场地。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祭祀仪式的重要性和神圣性。
接下来的句子“珠旗明月色,玉佩晓霜寒”,则通过色彩的变化,展现了祭祀现场的美丽与肃穆。珠旗、明月色、玉佩、晓霜寒等词语,既描绘了场景的美丽,又传达了作者对于祭祀活动的虔诚与敬意。
最后两句“黼黻龙衣备,琼璜宝器完”,则是对祭祀仪式的具体描述。黼黻、龙衣、琼璜、宝器等词语,不仅描绘了祭祀用品的豪华与精美,也反映了大唐帝国的繁荣与昌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唐代盛世的繁华景象,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形象生动、情感真挚等,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