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扰扰间,立马看南山。
谩道经年往,何妨逐日闲。
病中霜叶赤,愁里鬓毛斑。
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秋日寄狄补阙
红尘扰扰间,立马看南山。
谩道经年往,何妨逐日闲。
病中霜叶赤,愁里鬓毛斑。
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注释:
- 尘世纷扰之中(红尘扰扰间):形容世间的喧嚣和混乱。
- 马上观望着南山:指诗人在旅途中驻足观赏远方的山景。
- 经年(一年又一年)过去:形容时间已经流逝了很久。
- 何妨(何必、不妨)逐日闲:表示没有什么妨碍,可以随意度过每一天。
- 霜叶(因霜冻而变红的树叶)赤:这里用“赤”来形容枫叶或柿子等秋季植物的红色。
- 愁里鬓毛斑:指因忧愁而使鬓角的头发斑白了。
- 良知在:指内心的良知尚未泯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狄补阙的深切思念之情的作品。全诗以“秋日寄狄补阙”为题,通过描绘秋日景色、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牵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红尘扰扰间,立马看南山”,诗人站在马背上,眼前是一片繁忙而又喧嚣的世界。然而,在这纷扰的世界中,诗人却选择了停下来,静静地欣赏眼前的南山。这种对比和反差,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也透露出他对尘世烦扰的超然态度。
第二句“谩道经年往,何妨逐日闲”。这里的“漫道经年往”,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时间的漠视和超越,不拘泥于世俗的时间观念,而是随心所欲地度过每一天。而“何妨逐日闲”则表明诗人并不担忧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因为他相信只要内心有追求,就能够抵御岁月的侵蚀。
接下来的两句“病中霜叶赤,愁里鬓毛斑”,则是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衰老。霜叶的红色和鬓角的斑白,都是诗人身体衰老的象征,但他却并未因此而感到沮丧或绝望。相反,他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良知还未泯灭。
最后一句“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道路的期许和信心的表达。虽然他已经离开了长安这个繁华的城市,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心就完全离开了这个曾经给予他支持和关爱的地方。相反,他还会继续前行,继续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