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槜李城,犹未有人耕。
好月当年事,残花触处情。
向谁曾艳冶,随分得声名。
应侍吴王宴,兰桡暗送迎。
【注】槜李城:古县名,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北。
魂兮:你的灵魂啊。
槜李城:这里指古代的吴地,即今江苏、浙江一带。
犹未有人耕:但至今还没有人耕种。
好月:美丽的月亮。当年事:当年的往事。
残花:落败的花朵。
艳冶:艳丽妩媚。
随分:随便,随意。
得声名:得到名声。
应侍:应当侍奉。吴王:春秋末年吴王阖闾的儿子夫差。兰桡:用兰草装饰的船桨。
暗送迎:暗中接送,暗地里迎接。
赏析:
《苏小小墓》是一首咏怀小妓之作,写苏小小的墓上,月光如水,残花飘零,她生前的情事和死后的寂寞,都历历在目。全诗以抒情为主,兼有写景;以议论为辅,兼有叙事。诗人运用了比兴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苏小小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统治者荒淫无耻的愤慨。
“魂兮槜李城,犹未有人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你的魂魄啊,留在那槜李城中,至今还没有人来耕种。这句诗中,”魂兮”是诗人对苏小小的称呼,”魂兮”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苏小小亡灵的哀痛悼念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对她的深情厚谊。”槜李城”则是指古时候的一个地名,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北郊的丹徒区,是古代吴国的一个县城。这两句诗中的”犹未有人耕”,既表明了诗人对苏小小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现状。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们的生活和感情都被社会所束缚和压抑着。而苏小小这样的才女,更是备受人们的宠爱和追捧,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当她死后,人们却连一片坟地都没有为她留下,甚至连一个墓地都没有给她留下,真是可悲可叹!
“好月当年事,残花触处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年明月当空照时,我也曾与她共赏美景;如今残花满地,触目皆是她的倩影,勾起我心中无尽的哀愁。这句诗中,”好月当空照”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让人不禁想起了苏小小与诗人一起赏月的情景。而”残花触处”则形象地展现了苏小小的美丽与娇媚,使人感到她的美丽仿佛随时都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这句诗中的”当年事”和”触处情”相互映衬,既表达了诗人对苏小小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感慨。
“向谁曾艳冶,随分得声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曾经是多么的艳冶迷人,只是随意地便得到了世人的赞誉与名声。这句诗中,”艳冶”一词描绘了诗人自己的美貌与气质,同时也暗示了他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光。而”随分得声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淡和超脱,他并不追求过多的名誉和地位,而是选择了一个平凡而宁静的生活。这句诗中的”艳冶”和”随分得声名”相互呼应,既表现出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
“应侍吴王宴,兰桡暗送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应该侍奉吴王参加他的宴会,那时还有人用兰草装饰的船桨悄悄地为我送行。这句诗中的”吴王宴”指的是吴王夫差的一次盛大宴会,这是一次展示他权力和威严的机会。而”兰桡暗送迎”则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又浪漫的画面,让人不禁联想到了苏小小的美丽身影。这句诗中的”应侍”和”暗送迎”相互映衬,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通过描绘苏小小墓上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苏小小的怀念之情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同时,诗人还通过比兴手法,表达了他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