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甸蒙尘日,南梁反正年。
飘流茂陵碗,零落太官椽。
建纛非降楚,披图异录燕。
堪嗟侍中血,不及御衣前。

【注释】

  1. 近甸蒙尘:指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僖宗逃往四川时,僖宗车驾所到之处都受到严重践踏。
  2. 南梁:指唐昭宗光化元年(公元898年)朱全忠逼帝迁都洛阳,改元天祐。
  3. 飘流:指唐僖宗被俘至凤翔(今陕西凤翔)时,唐军在凤翔城外被打得大败,僖宗的车驾和后妃都被掳掠,称为“飘流”。
  4. 茂陵碗、太官椽:茂陵,汉景帝刘启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汉书·武帝纪》:“天子葬于茂陵。”
  5. 建纛非降楚:指朱全忠建立大梁国时,曾自比为项羽,称“朕犹负季汉”,故有“建纛”之说。
  6. 披图异录燕:据《旧唐书·僖宗本纪》记载:“天佑二年正月乙亥,帝幸蜀,次凤翔,硃温率兵入迎,乃还长安。”
  7. 堪嗟侍中血:指唐朝宰相李德裕因受宦官排挤而罢相,后遭贬谪而死。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僖宗的诗。首联写僖宗避难时车驾所经之地,均遭劫掠之苦;颔联写僖宗在凤翔城外遭到惨败,车驾及后妃皆被掳掠;颈联写朱全忠自称与项羽同义,以“建纛”自比,实为投降之举;尾联写李德裕因遭宦官排挤而被贬死。全诗通过追述僖宗避难时的遭遇,表现了对僖宗流亡生涯的同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