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
路从青琐无因见,恩在丹心不可忘。
未必便为谗口隔,只应贪草谏书忙。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夫子门前数仞墙
- 夫子门:指的是孔子的门,象征着学问和道德的传承。
- 数仞墙:数仞是指高大的墙壁,表示有很高的壁垒或防御。这里可能暗示着作者与郑补阙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或障碍。
- 每经过处忆游梁
- 每经过处:每次经过的地方,表达了频繁的往来或思念。
- 忆游梁:回忆在梁上行走的情景,可能意味着作者曾经在某种高处或桥梁上游览,这也可能是一个隐喻,表示对自由或高处生活的向往。
- 路从青琐无因见
- 青琐:古代宫廷中用以保护的门扉,常用来象征尊贵或神秘。
- 无因见:没有机会见到,表明一种遗憾或无奈的情感。
- 恩在丹心不可忘
- 丹心:红心的比喻,通常用来表达忠诚或坚定的心志。
- 不可忘:永远不应该忘记,强调了作者对恩情的深刻记忆和珍视。
- 未必便为谗口隔
- 谗口:诽谤之口,指流言蜚语或恶意中伤。
- 隔:阻止或隔断。这里表达了尽管可能有流言蜚语,但作者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信仰或追求。
- 只应贪草谏书忙
- 草谏书:草率的进谏或劝诫。
- 忙:匆忙或忙碌。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及时进谏的重视,可能是因为他认识到时机的重要性。
- 别来愁悴知多少,两度槐花马上黄
- 别来愁悴:离别以来的忧愁憔悴。
- 两度槐花:两次经过槐树(即“华”字),这里可能指代特定的地点或事件。
- 马上黄:马背上的黄叶,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见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诗中的“数仞墙”、“青琐”、“丹心”等意象,都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执着追求。
- 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逃避,以及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歌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境。
- “两度槐花马上黄”一句,既点明了时间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怀念。这种细腻的情感描绘,使得诗歌更加感人肺腑,令人回味无穷。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罗隐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罗隐是唐代的一位杰出诗人、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