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岭千峰秀,淮流一派长。
暂凭开物手,来展济时方。
旧迹兰亭在,高风桂树香。
地清无等级,天阔任徊翔。
麈尾谈何胜,螭头笔更狂。
直曾批凤诏,高已冠鹓行。
啸傲辞民部,雍容出帝乡。
赵尧推印绶,句践与封疆。
水占仙人吹,城留御史床。
嘉宾邹润甫,百姓贺知章。
席暖飞鹦鹉,尘轻驻骕骦。
夜歌珠断续,晴舞雪悠扬。
化向棠阴布,春随棣萼芳。
盛名韬不得,雄略晦弥彰。
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
感深惟刻骨,时去欲沾裳。
想望鱼烧尾,咨嗟鼠啮肠。
可能因蹇拙,便合老沧浪。
题柱心犹壮,移山志不忘。
深惭百般病,今日问医王。
我们将诗句与对应的译文一一对应:
- 越岭千峰秀,淮流一派长。
- 注释:越过了重重的山脉,看到了秀丽的山景;淮水如一条长长的河流流淌着。
-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越岭”和“淮流”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 暂凭开物手,来展济时方。
- 注释:暂时依靠开启万物之能的手,来施展拯救国家的良策。
- 赏析:这里的“开物手”可能是指具有智慧和能力的人,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
- 旧迹兰亭在,高风桂树香。
- 注释:曾经的遗迹——兰亭,依然存在;高洁的气质——桂树散发出阵阵香气。
- 赏析:兰亭是王羲之的书法胜地,而桂树代表着高洁的品质,这两处古迹都成为了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
- 地清无等级,天阔任徊翔。
- 注释:大地清静,没有等级之分;天空宽广,任凭鸟儿自由飞翔。
- 赏析:这里的“无等级”意味着社会公平正义,而“任徊翔”则是对自由的渴望。
- 麈尾谈何胜,螭头笔更狂。
- 注释:用麈尾扇子谈论,怎么比得上用龙首笔更为精彩?
- 赏析: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写作工具,强调了龙首笔的卓越之处。
- 直曾批凤诏,高已冠鹓行。
- 注释:直接接受过皇帝的诏书;已经位列朝廷高级官员。
- 赏析:这里描述了作者的官职地位,也体现了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
- 啸傲辞民部,雍容出帝乡。
- 注释:放声歌唱,不惧世俗的眼光;从容自如地走出朝廷,不受拘束。
- 赏析:这里的“啸傲”表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而“雍容”则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 赵尧推印绶,句践与封疆。
- 注释:赵尧被推荐担任重要职务;句践被委以重任,管理边疆事务。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对有才能之人的赞赏,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君臣之间的信任关系。
- 水占仙人吹,城留御史床。
- 注释:用水占卜仙人所吹奏的歌曲;城楼里留有御史的座位。
- 赏析:这里的“水占”可能是一种神秘的占卜方法;而“御史”则是监察官员的象征。
- 嘉宾邹润甫,百姓贺知章。
- 注释:嘉宾邹润甫,百姓们都在庆祝他的到来。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嘉宾邹润甫的喜爱和欢迎之情。
- 席暖飞鹦鹉,尘轻驻骕骦。
- 注释:宴席上温暖如春,鹦鹉在空中飞翔;尘土飞扬中,骕骦静静地停留不动。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和动物们的优雅行为。
- 夜歌珠断续,晴舞雪悠扬。
- 注释:夜晚歌声断断续续,如同珍珠散落;晴天舞动雪花,飘荡在空中。
- 赏析:这两句通过对音乐和舞蹈的描述,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之美。
- 化向棠阴布,春随棣萼芳。
- 注释:春天来临,万物生长,就像棠树上的荫凉一样遍布;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棣萼花的美丽芬芳。
- 赏析:这里的“棠阴”和“棣萼”都是指树木,分别代表着阴凉和花朵的美丽。
- 盛名韬不得,雄略晦弥彰。
- 注释:虽然名声显赫却难以掩盖;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未能显露。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虽有才华却难以得到重用的心情。
- 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
- 注释:自感惭愧于自己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学习;前来观摩几仞高的围墙。
- 赏析:这里的“三冬”和“数仞墙”都是比喻,分别表示时间的长短和知识的深浅。
- 感深惟刻骨,时去欲沾裳。
- 注释:感慨深沉到骨髓里,时光流逝让人不禁想要披上衣服。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 想望鱼烧尾,咨嗟鼠啮肠。
- 注释:遥望着鱼尾巴被火烧焦的样子,感叹老鼠咬啮着自己的肠子。
- 赏析:这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一个是希望的象征,一个是现实的残酷。
- 可能因蹇拙,便合老沧浪。
- 注释:或许因为我太笨拙了,所以只能选择在沧浪这个地方度过一生。
- 赏析:这里的“蹇拙”可能指的是性格或才能上的不足;而“沧浪”是一个地名,可能是作者隐居的地方。
- 题柱心犹壮,移山志不忘。
- 注释:立下雄心壮志,心中依旧豪情万丈;立志移山填海,这份决心永远不会忘记。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实现理想的决心和信念。
- 深惭百般病,今日问医王。
- 注释:深感自己有许多疾病,今天来请教医学大师王。
- 赏析:这里的“百般病”可能指的是各种身体上的不适;而“王”可能是指王羲之,他是著名的医学专家。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典故也反映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