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馆东初日明,莲塘馆西行人行。
隔林啼鸟似相应,当路好花疑有情。
一梦不须追往事,数杯犹可慰劳生。
莫言来去只如此,君看鬓边霜几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感情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综合作答。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出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莲塘驿:驿站名。

莲塘馆:驿站名。

东初日明:早晨阳光照在东面。初日明:指清晨时分。

西行者:向西去的行人。行者:行走的人。

隔林啼鸟似相应:隔着树林的鸟鸣声好像相互应答。

当路好花疑有情:正当路上盛开的花儿好像有情感。

一梦不须追往事:做一场大梦不必追忆过去的事了。追往事:回忆往事。

数杯犹可慰劳生:喝几杯酒也可以安慰劳累的身体。

莫言来去只如此:不要说来去只是如此这样罢了!只如此:只如此这般而已。

君看鬓边霜几茎:你看你鬓边的白发有几根呢?君看:你看。

赏析:

这首七绝,写一位过莲塘驿的人,看到莲塘馆东、西两面的景色,想到人生短暂,不如及时行乐,借酒浇愁,以排遣心中的苦闷。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佳作。

首联:“莲塘馆东初日明,莲塘馆西行人行。”意思是说:莲塘馆的东面,初升的太阳正明亮,莲塘馆西边,行人正在行走。“莲塘馆”是驿站名,“东”和“西”是方位词,“初日明”、“行人行”是动词,“初”和“行人”是名词。

颔联:“隔林啼鸟似相应,当路好花疑有情。”意思是说:隔着树林的鸟儿啼鸣好像相互应答,走在道路上的花儿好像有意相随。“隔林”和“当路”都是方位词,“啼鸟”、“好花”都是名词,“似相应”,“疑有情”都是副词。这两句写景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诗人通过“啼鸟”、“好花”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颈联:“一梦不须追往事,数杯犹可慰劳生。”意思是说:做一个梦也不必去追忆往事,喝一杯酒还可以安慰劳累的身体。“一梦”、“数杯”都是名词,“追往事”和“慰劳生”都是动词。这两句写诗人的心情。诗人认为人生短暂,不如及时行乐,饮酒可以解除烦恼,于是便借酒浇愁,借醉消愁。

尾联:“莫言来去只如此,君看鬓边霜几茎。”意思是说:不要说来去只是如此这样了,你看你的鬓边有多少白发呀!“莫言”、“鬓边霜”都是形容词,“来去”和“只如此”都是副词,“君看”是动词。这两句写诗人的观察和感受。诗人从自己出发,联想到别人,指出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不要像他一样白白地消耗年华。

这首诗写一个过莲塘驿的人看到莲塘馆东、西两面的景象,感慨时间飞逝,人生短暂,所以借酒浇愁,以排遣心中的苦闷。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