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
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
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
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
钵帽绝朝宗,簪裾翻拜伏。
东林多隐士,为我辞荣禄。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与隐士的友情。首联点出题意:远公即慧远,道安即支道林,他们二人曾一起隐居庐山。“一朝”,一日之间。“儒服”,儒生之服。“真机”,指禅宗悟境。“世教”,世俗之教。“誓入罗浮中”,指隐居于罗浮山。“罗浮”即今广东博罗县,为五岳之一。“遂栖庐山曲”,谓在庐山结庵而居。“禅经”,佛教经典之一,专谈禅理。“初纂定”,指慧远编撰佛经。“钵帽”,僧人所戴的帽子。“簪裾”,古代官宦或士人所戴的冠。“拜伏”,指跪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自从慧远和支道林在庐山结庵后,便不再受世俗之教的约束;他们发誓要进入罗浮山去修禅定,于是在庐山结庵居住下来。

颔联承上而来,写诗人与隐士的友谊:他们两人都弃儒从释,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这两句诗的大意可以概括为:“我们抛弃了儒生的服装,追求精神的自由。”其中,“真机”指的是禅宗的悟境,“世教”指的是世俗之教,“空拘束”则是指不受世俗之教的约束。这一句诗的意思是:我们抛弃了儒生的服装,追求精神的自由。

颈联继续描写他们的隐居生活:他们发誓进入罗浮山去修禅定,于是在庐山结庵居住下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他们发誓要进入罗浮山去修禅定,于是在庐山结庵居住下来。

尾联描绘了他们的隐居生活:他们编撰佛经,并创作了许多新的内容。这两句诗意为:他们编撰佛经,并创作了许多新的内容。

【答案】

远公

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

译文:远公遇见道安,一天就抛掉了儒生的衣服。

赏析:《游子吟》一诗,以淳朴的语言、流畅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父爱图。这首诗的开头两句直抒对孩子深深的疼爱之情。前句用“慈母手中线”比喻母亲纺线织布时的情景,突出母亲的爱子之心;后句用“游子身上衣”比喻孩子离家远行时的情态,突出孩子的思母之情。

全诗语言平实无华,感情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痕迹。它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而明媚,没有夏日的骄阳那么灿烂;也不像秋天的金风那样凉爽宜人,更比不上冬日的暖阳那么温馨。然而,就是这平平常常的语言里,却充满着对子女的深深思念与慈爱,体现了母亲特有的温柔敦厚与无私奉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