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近太清。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题牡丹》
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近太清。
我们对每一句进行详细的释义:
- “一种芳菲出后庭”:这里用“芳菲”来形容牡丹的香气和美丽,而“出后庭”则意味着牡丹是从皇家园林中生长出来的,具有非凡的高贵气质和独特的魅力。
- “却输桃李得佳名”:虽然牡丹的美丽和香气远胜于桃花和李花,但人们往往更注重这些花朵的名称(如“桃夭”、“李华”等),而非它们的实际价值(如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等)。这可能暗示了牡丹虽然美丽,但其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或认可。
- “谁能为向天人说”:这里的“天人”可能指的是那些高洁、脱俗的人,他们能够看到并理解牡丹的真实价值。然而,由于世俗的眼光(如“世人皆醉”等),这些人往往无法真正理解和欣赏牡丹的美。
- “从此移根近太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太清”通常指代道教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纯净和高尚的境界。诗人希望将自己从世俗生活中解脱出来,通过移植牡丹到更加纯净的地方,来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我们可以给出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为主题,通过对牡丹与桃花、李花的对比,以及对于世俗眼光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超脱尘世、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性,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