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渺渺属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
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
【注释】
悠悠:飘渺的样子。寒波:指江水,也形容浪花。孤洲:孤零零的沙洲。二三月:三四月份。富春:古县名,在今浙江西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文会上人的离去,次句写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三、四两句写友人离别后思念之情,尾联写对友人归途的美好祝愿。此诗写得含蓄蕴籍,意境高远。
首句“悠悠渺渺属寒波”,是说文会上的人离去了,他乘着船渡过那渺茫无际的长江。这句中的“属”字用得很妙,既点出了“渡”的动作,又写出了江水的浩渺无际,同时也暗示出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惆怅之情。
颔联“故寺思归意若何?”是说诗人想到朋友将离开故乡,不知他心中会怎么想。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借问表达了自己的关切之情。“意若何”,即“心里想些什么?”诗人明知朋友一定会有归乡之念,却仍忍不住要问一问。这里,诗人并没有直说自己对朋友的担心,而是用了设问的形式,显得委婉曲折,情深意长。
第三句“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意思是说,诗人常常想起在富春江畔那孤零零的沙洲上度过的三四月,那里的春山景色特别迷人。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富春江畔的春山写得活灵活现,好像它们也有了感情一样。“长忆”二字表明了诗人对那里景物的熟悉,也流露出他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孤洲”是富春江中的一个小岛,位于钱塘江口西侧,是著名的风景胜地。这里的“两三月”指的是三四月份。这个时期正是江南春色最浓的时候。“春山偏爱富春多”的意思是:春天的江景尤其美,尤其是富春江一带更是风光绮丽,引人入胜。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它既写出了富春江的美景,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回到故乡的欣慰心情。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实际上写了两段话:一是表达诗人对送别对象(文中未明说)的深情厚谊;二是表达自己对友人离别后归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己将要离别家乡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