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嗟号呶子,世称谪仙俦。
媚俗被鲛绡,欺天荐煦修。
奔景谓可致,驰龄言易流。
燕昭昧往事,嬴政亡前筹。
三山果不见,九仙忽悠悠。
君看牛山乐,君见麋浦游。
昨日千金子,联绵成古丘。
吾将揽明月,照尔生死流。
至乐享爰居,惭贻达者尤。
冥冥光尘内,机丧成海沤。
诗句释义与分析:
- “嗟嗟号呶子,世称谪仙俦。”
- 关键词: 嗟嗟、号呶、谪仙
- 注释: 这里用“嗟嗟号呶”形容某人(可能是诗人本人或朋友)的言行举止,表达了一种不满或抗议的情绪。而“谪仙俦”则是指那些被世人称赞为超凡脱俗、具有非凡才华的人。整句诗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和对自我境遇的无奈。
- “媚俗被鲛绡,欺天荐煦修。”
- 关键词: 媚俗、鲛绡、欺天、荐煦修
- 注释: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可能是诗人自己)为了讨好世俗,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和原则,甚至不惜欺骗天地。这里的“鲛绡”可能指的是精美的丝绸,象征着华丽的外表,而“荐煦修”则是指献上温暖和恩宠。整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一些人为了追求名利而失去自我、违背原则的行为深感不满。
- “奔景谓可致,驰龄言易流。”
- 关键词: 奔景、驰龄
- 注释: “奔景”比喻时间的流逝,“驰龄”则暗示着生命的短暂。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 “燕昭昧往事,嬴政亡前筹。”
- 关键词: 燕昭、嬴政
- 注释: 这里提到了燕昭王和秦始皇这两位历史人物。“燕昭”暗指燕昭王时期,他曾经积极招揽贤才,以期振兴国家;而“嬴政”则是秦朝的开国皇帝,他在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这句诗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做法,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忽略长远规划的做法。
- “三山果不见,九仙忽悠悠。”
- 关键词: 三山、九仙
- 注释: “三山”和“九仙”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代表着神仙居住的地方。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于名利的追求和欲望的讽刺。
- “君看牛山乐,君见麋浦游。”
- 关键词: 牛山、麋浦
- 注释: “牛山”和“麋浦”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场景,可能是诗人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不要沉迷于过去的荣耀和快乐之中,忽视了眼前的幸福。
- “昨日千金子,联绵成古丘。”
- 关键词: 昨日、千金子、古丘
- 注释: “昨日千金子”指的是过去那些因为富贵而变得奢侈放纵的人,“联绵成古丘”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人最终因为贪欲过度而导致家破人亡、一无所有的结局。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弱点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 “吾将揽明月,照尔生死流。”
- 关键词: 揽明月、生死流
- 注释: 这里的“揽明月”可能寓意着诗人想要超越世俗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而“照尔生死流”则表示诗人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照亮别人的生命之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 “至乐享爰居,惭贻达者尤。”
- 关键词: 至乐、爰居、贻达者尤
- 注释: “至乐”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快乐,而“爰居”则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生活状态或是理想的生活环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快乐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于能够给予他人帮助的渴望。
- “冥冥光尘内,机丧成海沤。”
- 关键词: 冥冥、光尘内、机丧成海沤
- 注释: “光尘内”可能指的是人的内心世界,而“机丧”则意味着失去了机会或机遇。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感慨,以及对那些未能把握机会、错失良机之人的惋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借古讽今的作品,诗人通过一系列典故和比喻,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中的“谪仙俦”、“媚俗被鲛绡”、“欺天荐煦修”等句子,揭示了诗人对世俗虚伪和道德沦丧的批判;而“至乐享爰居”、“惭贻达者尤”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也透露出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