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谒御容仪,还同在禁闱。
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
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技巧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分析。

“游丈人观谒先帝御容”的意思是在丈人观拜谒先帝的御容,“谒”是拜谒,“御容”指先帝的肖像,“先帝”指唐玄宗李隆基。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丈人观拜谒先帝的情景,表达了对先帝的敬仰之情。

“共谒御容仪”意思是一起谒见先帝的肖像,“仪”是指仪表、仪态。这句写出了与友人一同谒见先帝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和友人的亲密无间。

“还同在禁闱”意思是说还在禁宫之中,“禁闱”指宫廷,皇宫内院。这句写出了诗人和友人仍在宫中。

“笙歌喧宝殿,彩仗耀金徽”意思是说笙歌声声,宫殿中欢腾,彩色的仪仗照耀着皇帝的金色冠冕。“笙歌”指乐器演奏的声音,“宝殿”是指皇帝居住的宫殿,“彩仗”是装饰华丽的仪仗队,“金徽”是指帝王的冠饰。这两句写出了宴会时的音乐歌舞和盛大的仪仗队伍。

“清泪沾罗袂,红霞拂绣衣”意思是清泪沾湿了罗衣,红霞拂过锦绣衣裳。“清泪”指眼泪,“罗袂”,指丝罗制的裙子,“红霞”指朝霞,“绣衣”指的是华丽的衣裳。这两句写了宴会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和友人的欢乐气氛。

“九疑山水远,无路继湘妃”意思是说九疑山的山水遥远,没有人能再继续湘妃的故事。“九疑”是指九嶷山,传说中舜葬的地方,“湘妃”是指传说中舜的妻子娥皇、女英二妃投江而死的故事。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湘妃故事的向往和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和你一起去拜谒先帝的御容,还在宫禁之内,我们奏乐歌舞,笙歌声声,宫殿中欢腾,彩色的仪仗照耀着皇帝的金色冠冕。清泪沾湿了罗衣,红霞拂过锦绣衣裳。九疑山的山水遥远,没有人能再继续湘妃的故事。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与友人在宫中宴饮的情景。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情趣。

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了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即诗人与友人在宫中宴饮,拜谒先帝御容。这一联叙事直叙其事而不事张扬,简洁自然。

颔联描写宴会上的热闹场景。“笙歌”,指宴会上的管乐器演奏声;“宝殿”,“禁闱”,都是指皇帝居住的殿堂;“彩仗”,“金徽”,则指装饰华丽的仪仗队。这一联写宴会上的盛况,渲染了宴会的热烈气氛。

颈联写宴会中的人们饮酒作乐,流下了眼泪。“罗袂”,指丝罗制的裙子;“红霞”,指朝霞;“锦衣”,指的是华丽的衣裳。这一联通过描写宴会上人们的喜怒哀乐,烘托宴会的气氛。

尾联写宴会结束后离开宴会厅时的情景。“九疑山水远”,意谓宴会结束离开宴会厅的时候,只见到远处的九嶷山,而没有看到湘妃的踪迹。“无路继湘妃”,意谓找不到去往湘妃所在地的路了。这里诗人运用典故,以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写宴会之盛、人之欢、情之浓,生动地再现了唐代长安城内外贵族豪门聚会的盛况,反映了唐代盛世社会的繁荣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